,给你的书,你都能背下几本?明年要去上学的。”
“娘,我已经会背了,那时和哥哥一起背的,我要去哥哥的书院读书。”
“嗯。”明年二月送怀瑾去读书,两个儿子的读书问题都解决了,晓璐可以专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师傅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怀瑾眨了眨眼睛,想了想之后,说道:“师傅教我功夫,雕刻玉器,喂鸽子,去书院找哥哥和师弟,没了。”
还有十天过年,太鲁书院放假,想想回家,最高兴的人是怀瑾。
晓璐收到了何啸天的第一封飞鸽传书,信上只有四个字,“安好,勿念。”
晓璐翻来覆去的看着手中的小纸条,只有短短四个字,也不知他在西北冷不冷,能不能喝到干净的水,什么时候能回来?
年前田庄迎来了一位稀客,何川领着刚从临山县城赶到京城的何森来见晓璐。
两年多不见,何森长高了,“大嫂,大哥写信给我,让我来京城接管何记木匠铺子。”
“是的,大嫂,大哥让我留在田庄保护你们,不要去木匠铺子。”何川也说道。
“嗯。”晓璐没想到,何啸天出发前还做了这样的安排。
“大嫂,这是临山县城何记铺子这三年收益的两成,一起是一千一百两,何林成亲用去了两百两,剩下九百两。”何森取出一叠银票,推到晓璐的面前。
“何林成亲了?”
“是的大嫂,何林成亲后,带着他的媳妇和何双一起去埠头开木匠铺子,租的是大嫂在埠头的宅子前头的铺面,这二十两是一年的租金。”何森又从包裹里取出四个银锭子。
晓璐很好奇,瞅了一眼何森的大包裹,何森又从包裹中取出一叠银票,“大嫂,这些是大嫂的分红和陈大发给大嫂的分成,三年一起是两千七百四两,蔡梁托我带给大嫂的。”
“蔡梁他还好吧?”
“他很好,他说三年后和李斌一起下场考举人试。”
何森伸手在包裹里掏了一会儿,又拿出四对蜂蜡蜡烛放在桌子上,晓璐打趣道:“你的包裹挺能装的,里面还有什么?”
“大嫂,没了。”里面就剩他的衣裳了。
“大嫂,既然何森来接管,我便和他交接一下,这里是何记铺子的账目,大嫂你看看。”何川有备而来,递给晓璐一本账册。
晓璐边看账册边道:“嗯,今年的收益有两千九百两,两千六百两用来买粮食,账上剩下的三百两,何森你拿去做一百顶帐篷,我再给你一百两。”
“好的,大嫂,我在进京的途中遇到了南下的灾民,灾民们在往京城这边赶,不出意外的话,一个月后,大批灾民定会走到京城。”何森担心道。
还真如郑东所料,灾民们进京了。
何川说道:“大嫂,家丁都是会功夫,我们只要不外出,田庄自保没问题。”
“嗯,你去城里的宅子看看缺些什么,缺的都添置起来,万一住在城外不安全,我们就搬去城里避一避。”
何森和何川走后,晓璐不禁为何啸天担心起来,灾民进京,对身处西北的何啸天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家中的银票,加上何森刚带来的九百两,还剩两万一千九百两,晓璐的私产有七千三百两,加上何森带来的,一起有一万多两。
既然灾民们进京了,晓璐从家中的银票中取出三百两给蔡三林,让他去买粗麻布,以备不时之需。
家中的地窖和库房以及空房间都被塞的满满的,蔡三林还在后院搭了一个棚子,给马嬷嬷放酸菜坛子和木柴。看着田庄的充足准备,晓璐的心踏实了不少。
第185章 书信和来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