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足的后勤保障才能完成以上作战任务,所以乌兰乌德这一仗打的就是后勤。
后勤保障就是重中之重,押解战俘构建补给道路和物资集散中心的时候要不计一切代价的快速建成,为后勤补给线提供保障。现在北司的主要的物资在库伦一带,要以最快的速度运到恰克图,运到乌兰乌德前线。”
第四十四军军长嵇倾川知道后勤差事是个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如此寒冷的天气下搞运输,无疑是难上加难。不过既然北司定下来的事情,他也只好硬着头皮接下来,所幸的是北司会牵头,整合后勤保障力量,而不是四十四军单打独斗。而且为了渡过冬雪季节,北司已下令各军、各师在恰镇、达尔汗等地扩建营房,囤积木材、药品、粮草、帐篷等物资。另外北司还派出收购团沿途购买牧民手中多余的物资,全部运往物资集散中心,在北司看来在北疆熬过寒冬不亚于一场大型战役,而打赢这场寒冬战役最重要的条件便是由充足的过冬物资。
恰镇正北方向约有一百一十公里处的古西诺泽尔斯克,禁二师师部!抵达古镇之后,禁二师师长陶玄正下令全师在古镇进行简单的休整,集结部队,顺便在古镇建立后勤补给中心。古镇离乌兰乌德已不足一百公里,顺利的话五天便可抵达乌兰乌德外围,他有必要沿途清剿小股的沙俄骚扰部队,以及建立稳固的后勤补给线。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的指挥禁二师对乌兰乌德发动进攻。
不过,陶玄正刚刚接到北司通讯兵快马加鞭送来的军令,迅速看过军令后说道:“作战任务有变,古镇是待不下去了,色楞金斯克是去不成了。”
参谋长栾贞平接过军令看后说道:“让我们就近寻找前往贝加尔湖东岸的道路,切断乌兰乌德的补给线。这茫茫群山,人生地不熟的去哪里找近路?”
陶玄正在刚才的军令包内翻找出一份贝加尔湖地区作战地图打开,一条醒目的红线弯弯曲曲的直达贝加尔湖东岸。并打开另一封军令:红线标出的道路为司令部从沙俄战俘中得知,你部应派出侦察部队摸排以上路线的可行性。如该道路无法抵达湖东岸,你部应大胆尝试寻找捷径山路,轻装简行,穿越群山,抵达湖东岸,达成切断敌人补给线之任务。
栾贞平看后,起身找到比例尺,测量后,内心泛起波澜:“距离七十五公里左右,如果该道路确实存在,那么我们四天,最多五天便可以切断敌人的补给线。这一招是打蛇七寸。老毛子的补给线居然在我们眼皮底下。”
“既然北司能附上这份作战地图,我想不是空穴来风,去把铁千里叫来。”陶玄正脑海里开始构思怎样完美奇袭敌人的补给线。
一刻钟后,师部外传来侦察连连长铁千里的声音。
陶玄正摆手示意铁千里来他身边:“给你一项极为重要的作战任务,给禁二师找一条路。”说着指了指地图上的红线标注。
精干的铁千里灵性十足,经陶玄正点拨,明白了这项作战任务的意义,当即表示:“师长放心,路只要有,我一定能把它找出来。”
陶玄正赞许道:“侦察连是全师的先锋之眼,我自然相信。这次把侦察连的百十号人全撒出去,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并确认道路。”
栾贞平补充道:“你先去准备,我还会从西伯利亚第一营中筛选出熟悉这一带的人协助你。”
西伯利亚第一营是北司按照胡彦泰的命令,在大量的俘虏中筛选出来的西伯利亚原著居民,或者其后裔组成的。最初筛选出三百余人,成立一个营,被胡彦泰命名为西伯利亚营,后不断的筛选甄别,人数有一千人左右,被编制为三个营。由于作战需要,西伯利亚第一营编入禁二师。北司花费大量的精力成立西伯利亚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瓦解敌人,也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战力。有了西伯利亚营加入阵营,禁二师在行军途中避免了很多的麻烦,比如途径村庄、小镇、部落等人口聚集地,西伯利亚营的将士便会用当地的语言来详述帝国圣军各项政策,从而安抚当地居民,甚至可以获得当地居民的拥护。
西伯利亚原著居民和其后裔已被沙俄统治超过两百年,对中原王朝的认同感或许没有那么的强烈了,但是两百年间与前清王朝的贸易往来,特别是与北疆各部族之间的联系却没有间断过。今年上半年,帝国数万圣军浩浩荡荡开进北疆,整个大草原的各部族对帝国皇帝龙廷枢俯首称臣。今年下半年,帝国圣军分别在尼布楚和大草原上歼灭了数十万沙俄军,消息迅速传遍,大兴安山周边,贝加尔湖两岸。如今帝国圣军携胜利之威,大举北进,孩童都知道西伯利亚要变天易旗了。
胡彦泰还下令:凡是拥护圣军的人,可以免除他们之前欠沙俄的各类税收,并且帝国还会减免他们三年的税收。如有立功表现可以根据功劳大小减免相应的赋税,奖励相应的财物,表现优异者可以被帝国任命为当地的官员等等一系列政策。
有了以上政策作为方针,加上帝国圣军强势进驻西伯利亚,使绝大部分人认清了现实。更为了自身利益,必须要做出选择,要么待在战俘营每天被胜利者驱使没完没了的干活,还只能混个半饱,不知道哪天就会被抛弃。要么趁着他们当下还有价值,加入帝国圣军,服从强者的调遣,跟随强者的步伐,不仅能保障自身利益,或许还能立功,侥幸混个一官半职,作为这片土地新统治者的爪牙。
第208章 凛冬至——冰雪贝加尔湖(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