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帝国第二十九步兵师——血衣师!前线阵地,大地发出了轰隆隆的声音,有经验的老兵知道那是大股战马奔跑时,沉重的马蹄踩踏大地发出的特有的声音。
这种战马发出的声音对血衣师的诸多战士来说,并不陌生,在王朝战争时期,第二十九师被编在突击集团军,是突击集团军的主力尖刀部队之一,那时帝国成建制的骑兵部队不多,步兵经常会面对敌人大股的骑兵部队,而血衣师曾经多次与前清的骑兵部队作战,虽然每次都经历血战,凭借英勇善战、手中的火枪、炮火的支援,但是都取得不错的战果。
听到这种声音,帝国的将士知道敌人的冲锋已然到来,无需军官多言,士兵都进入战斗位置。
在战壕线后侧的炮兵阵地上,上百门青猫火炮已发射出了第一轮炮弹,在战壕中的帝国士兵已看到发出的炮弹从战壕线上空快速飞过,呈抛物线的砸向前方沙俄哥萨克骑兵的方阵之中,上百枚炮弹在马群中开花,顿时间哥萨克骑兵人仰马翻。口中喊着“乌拉!乌拉!”的哥萨克骑兵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继续往前冲锋,不过迎接他们的还是青猫火炮发出的炮弹。
发出炮弹的是位于血衣师后侧的甲炮集群,甲炮集群此刻拥有五个炮兵营的兵力,这五个炮兵营来自于血衣师所辖的一个炮兵营,第一集团军直辖的三个炮兵营以及开战前战区临时加派的一个炮兵营。以上五个炮兵营拥有火炮一百一十六门青猫火炮。(应有一百二十门,其中四门炮车出现故障,未能按时抵达甲炮集群阵地。)
而位于甲炮集群南侧的是乙炮集群,拥有三个炮兵营,分别是第三十、七十一、七十二,三个师的师属炮兵营。七十二师执行快速穿插任务,没有携带行动不便的炮兵营,七十一师作为预备队,其炮兵营被划入成立的乙炮集群。以上三个炮兵营拥有火炮六十九门。(应有编制七十二门。)乙炮集群主要对铁拳师前沿阵地给予炮火支援。
帝国战壕防御线整体呈扇形,两个炮集群位于扇形腰线的中间内侧。当下甲乙两个炮集群,正在发挥着支援前沿阵地的重任。前几天的前沿战斗强度不高,帝国步兵依托战壕就可以轻易击退沙俄军的进攻。加上两个炮集群还没有完全部署到位,火炮支援也只是零星支援。而在战区司令部下达命令之后,在后方前进的炮兵部队加快了行军速度,第七十一师更是派出部队前去协助,在一周的时间内,掉队的炮兵营逐步归位。
炮集群阵地上,帝国炮兵熟练的操作着火炮发射的过程,一般的炮组两分钟可以发射四到五发炮弹,优秀的炮组可以在两分钟内发射六到七发。如果下达了快速发射命令,每个炮组可以在一分钟内打出至少四枚炮弹,一般情况下要考虑到火炮炮膛降温冷却,和炮击的持久性,指挥官不会下达快速发射命令,甚至还要降低发射速度。快速发射命令一般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比如敌人已逼近炮兵阵地四百米内,或者前线需要更大、更密集的炮火支援。
沙俄哥萨克骑兵冲锋方阵内,不断的有炮弹炸开,天空中,被炮弹爆炸产生的能量所带到人类的残肢断臂和战马的四肢汇聚在一起,又不断的落下。战马还在往前奔跑,踏入了帝国工兵铺设的雷区,地雷爆炸产生的能量,连同泥土、战马、哥萨克一起抛向天空。战马的嘶鸣声,哥萨克的哀嚎之声,炮弹、地雷不断的爆炸之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战场上鬼蜮之声。不断的有哥萨克骑兵落入马下,被后面的战马厚重的马蒂踩踏,人的血、马的血融合在一起,渗进了土壤。
血衣师战壕线前方四百米处,正上演着战马在爆炸中惊慌失措,乱冲乱撞的场景,沙俄哥萨克骑兵的冲锋阵型被完全打乱,而冲到五百米内的哥萨克骑兵面对将是一层又一层的拒马阵。血衣师的战士们已开始对着哥萨克进行射击。冲出两个死亡区的哥萨克,又进入下一个死亡区,能抵近血衣师战线百米内的少之又少。
哥萨克骑兵一片一片的倒下,这未能阻止他们的冲锋,经过两小时的不断冲击,血衣师战壕线阵前设置的拒马阵已经被冲破的七七八八,越来越多的哥萨克骑兵抵近战壕线。跟在哥萨克后面的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军,有了骑兵前面突进开路,沙俄第四军的进展要好的多,虽然他们在突进的路上,很多的沙俄新兵看到满目疮痍的战场,不断的有人呕吐、腿软、大声吼叫,不过这不影响沙俄军的整体推进。不过迎接他们的不是胜利,而是炮弹、子弹,被战场行刑官监视的沙俄步兵,不顾伤亡的往前冲,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突进到血衣师的阵地,并且占领阵地,这也是他们这些人在此刻存在的意义,血衣师的正面战场在这一刻进入白热化阶段。<
第174章 三段击——龍与熊的较量(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