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4章 千古事——剑指漠北以北(三)[2/2页]

帝国战纪 雷霆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沦陷。这给安西省各族部落造成了极大的恐慌,甚至有些部落趁乱起势,割据一方,更加加剧了安西省问题的复杂化。”
      陆军大臣诚武亲王胡以晃沉声说道:“皇上,臣最近在凌云阁好好拜读了沙俄国的历史,该国原本只是欧罗巴洲的一小国,本与我中原王朝相隔**之遥,与我中原王朝相比其不过是蛮夷部落,但是其近几百年大肆侵略,野蛮扩张竟然成了气候,前清康熙朝就与老毛子在东北雅克萨打了一仗。如今更是趁我中原王朝更迭之际,大肆入侵帝国边境,屠杀帝国臣民,帝国东北部、北部、西部边境都与沙俄接壤,边境线超过一万公里,如今这**边境线上处处狼烟,事实证明,沙俄老毛子侵略成性,昨日侵我东北,今日犯我西北,明日又不知道其扰我哪里。
      如今帝国为保境安民与老毛子开战,臣以为,是可忍孰不可忍,自古以来文明与野蛮就无法达成共识,所以这一仗必须要把老毛子打疼,打服!
      如有必要帝国大军要将老毛子赶出亚细亚洲,将其赶回它的老家欧罗巴洲,如其还不服帝国,那就灭其国、奴其民,让老毛子永世不得翻身,让其知道帝国的实力,帝国的国威。”
      胡以晃自从当上陆军大臣进入枢密院,已被先知集团作为核心成员在培养了,这么大的一个帝国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由先知集团来处理,龙廷枢和他的先知集团要治理好这个大帝国必须要依靠这个时代的精英集团,金字塔式的精英集团,所以先知集团会选出符合自身利益的人才加以引导培养,借助他们来实现中枢的意志。胡以晃就是其中之一,胡以晃能进入枢密院、凌云阁就能说明问题。胡以晃本来就是武举人出身,起义功勋,近些年先知集团灌输的新知识、新概念让他受益匪浅,加上自身又十分好学,得到先知集团的认可,更得到皇上的赏识,所以他这个陆军大臣的位置坐的才会如此稳固。若是只有资历功勋,没有才能又怎能稳坐陆军大臣高位呢。
      凌云阁是帝国皇帝龙廷枢下旨在紫禁城内设置的,位于紫禁城内东部,原是南三所,是前清皇子的住所。龙廷枢下旨改造成凌云阁,里面放置的是先知集团根据所知道的知识编著的书籍,涉及很多领域。不过这凌云阁绝非一般人可以进入,必须经过帝国皇帝龙廷枢的许可才能进入。
      施云宽与苏功源四目相对,相视一笑,显然他们两人也没有想到这平时较为温和的胡以晃今天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看样子老毛子惹毛了老胡。不过这样也好,有些话通过胡以晃说出来更能让皇上接受。
      龙廷枢看了看慷慨激昂的胡以晃,沉吟片刻:“胡爱卿能将沙俄的本性说的如此透彻,是花费了心思的。有何良策应对?”龙廷枢不喜欢只抛问题的下属,汇报问题一定要带有解决方案。
      胡以晃来到作战地图前从封云郁手中接过指挥棒一指北疆地区说道:“北疆地区——西伯利亚广袤而辽阔,这片辽阔的疆域只有帝国和沙俄国的势力介入其中,如今北疆战事正酣,两虎相争,双雄相斗,结果无非三种:
      一:帝国战胜,沙俄国战败。二:帝国战败,沙俄国胜。三:帝国与沙俄国两败俱伤。以上三种结果都会导致现在炽热的北疆战事冷却下来,北疆也会因此走向平静。
      臣以为,以胡司令官的能力和其统帅的精兵强将,臣相信这场北疆大战,帝国必定会获得最终的胜利。随着帝国的胜利,这北疆必定会走向问道,甚至可以预见未来数年之内北疆将不会在起战事。”
      胡以晃手中的指挥棒来到了西北作战地图:“臣所担心的是西疆边陲,去年下半年整个西北边陲开始动荡不稳,今年年初皇上命左宗棠率领西部军进入安西省,四下出兵,剪除一些趁乱起势的割据势力,并宣达帝国的政令,安抚安西各部落,到今年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安西省大部都已稳定下来。
      今年六月下旬,经过短暂的休整,左司令官统领安西军从天山南北进军伊犁,进入七河地区,经过二十余天的苦战终于收复了伊犁九城。”伊犁一直是安西省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汉唐时期曾建有许多城镇在这里扼守边界,发展贸易。清朝乾隆年间为了加强在伊犁地区的治理,在这里设伊犁将军,建惠远城,并陆续在其周围建起惠宁、绥定城、广仁城、宁远城、瞻德城、拱宸城、熙春城、塔勒奇城八座城,统称为“伊犁九城”。
      “臣以为,以左司令官的能力和安西军的战力今年年前必定会拔出沙俄建立在帝国境内的要塞、据点、堡垒线、移民点,将沙俄驱除出帝国边境。让其不敢在东望帝**西省。不过,西疆边陲却不会因此而平静下来,反而会因为西域之西地域的不稳定而受其波及,甚至会再次动荡不安。”

第164章 千古事——剑指漠北以北(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