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全盘国有化,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垄断,失去了竞争的市场就像失去了鱼的大海,那只能是一片死海。
所以斯特拉瑟借鉴了一部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说起军工,那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在斯特拉瑟的计划中,英法是德国接下来最重要的敌人,然后是美国,所以德国的建军路线跟历史上也有不少的差别。
首当其冲的就是国防军未来不再计划组建如此多的步兵师,历史上德国因为要同时应对法国和苏联的威胁,所以组建了过剩的步兵师。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点~为:塔读小说APP
战略轰炸机航程远,一般配置在后方基地,轰炸目标以敌方重要工厂、交通枢纽、重要军事设施为主。
战略轰炸机成本巨大,一般不用做战术轰炸。
战术术轰炸机,是指体型较小的轰炸机,用于战术轰炸,攻击武装部队和辎重。
历史上因为德国的短视再加上资源的匮乏,所以对于战略轰炸机的重视程度不高。
但是斯特拉瑟知道,如果这次德国想要战胜英美,光靠海军还是不够的,你海军再强也不能上岸。
必须要对英美的后方工业生产基地进行大规模的轰炸,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他们不用在防空上做太多文章。
但是如果能够对美国进行强而有力的轰炸,那么他必须生产大量防空武器,加上轰炸中损失掉的,那么他用到战场上的产能起码能砍掉一半。
二战是总体战,打的就是比拼双方的工业生产能力。
对付小国可能战术上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对于美国和苏联这样体量的国家来说,光靠战术取得一两次胜利是没有用的,他们拥有源源不断的造血能力,损失了一批装备第二天就能补充上来。
当初日本偷袭珍珠港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当美国的战争机器开动之后,不到半年美国舰队的规模就压倒了日本的联合舰队,这就是美国恐怖的生产能力。
塔读
第210章 战略轰炸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