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元宵一过,又要开始忙了。
四大国企的竞争永远不会停止,为了继续争创第一,集团从优化人员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下手,号召员工上下齐心、同心合力、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公司创造业绩,为公司添砖加瓦,为公司锦上添花。
不久,集团发生了一次权力更替,老的董事长调到市里出任副市长,总经理接任新的董事长。新任董事长雄心勃勃,上任伊始就为集团制定了长远的规划,每年要进一大步,力争每年营销增加一千亿元,争取在十年内跨入万亿元销售行列,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幅度不可谓不大,目标不可谓不远大。丝毫不逊当年的赶英超美。
底下一片哗然,叫苦声不断。化工公司领来的任务是每年增加十亿销售额。一年十亿元咬咬牙还能拼下来,每年十亿元,以现有的经营品种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任何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有瓶颈期,塑料部就是很明显的例子,这两年销售额一直在十亿元附近徘徊。橡胶部经历了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估计也将迎来瓶颈期。这就好像体育项目,前期经过训练成绩提高很快,到了一定程度,再想提高就很困难一样。
卢笑萍私下对诸葛成相说,我们橡胶做到二十亿以后,再要提升会非常困难,除非公司大幅度增加员工,除非公司在资金成本方面给予我们大幅度的优惠政策。显然,这些短时间很难实现。
作为总经理,徐明肩上的担子和压力最重。要保持每年销售十亿元的增加,就必须开发新的品种。
徐明带着肖峰和卢笑萍经过一番外出走访和考察,确定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增设化纤部,主要经营化纤原料pta。pta是一种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应用广泛,与人民生活水平高度密切。
pta期货很快就会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所以徐明希望抽出精干业务人员,做好前期工作,开拓pta采购和销售市场。
徐明原本打算选派诸葛成相来领头,卢笑萍当然不愿意放走手下的得力干将,而肖峰跃跃欲试,想让他的手下染指这一块新业务,这样他就能有效地控制两个部门,从而在业绩上与卢笑萍抗衡。
经过再三斟酌,徐明还是从塑料部选派了资格最老的张学锋出任化纤部副经理,负责新的业务。放弃诸葛成相的原因还是资历太浅,工作满打满算还不到三年。
诸葛成相没有当到新部门的副经理并没有多少遗憾,好不容易打下橡胶这一片天地,要去重新开拓新业务,说实话他也心不甘情不愿。
张学锋走马上任选调人员,大多数是塑料部的人员,橡胶部只要一名,卢笑萍便高兴地把小童支援过去。
徐大伟很快听说化工公司成立新部门,又私下找诸葛成相游说,希望校友做做徐明工作,把他调过去。新部门新气息,需要新人,大板振振有词。可是你是老人呀,他开起玩笑,然后说了一大通理由,跟上次婉拒他的理由大同小异,他说的是事实,徐明作为总经理,有自己的用人准则,怎么可能听部下的。
&nbs
第51章 半壁江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