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戏剧节,除了各校的学生干部和领导以外,外人都得现场购票进场。
      17所高校,17个剧目,演出时间为两天,现场有联票也有单场票,虽然票价不贵,但愿意买票进场的,基本都是各校的学生。
      拿到宣传单的时候,夏沐认真看了看各校的剧目,除了个别选择原创,基本都选择现有的、熟知度高的。
      而按照剧本的字母排列,《追梦人》排在最后,得要25号压轴登场,这么一来,就顺带着比别人多出更多的准备时间。
      但,即使是这样,夏沐心里仍是很没底。
      大学剧团普遍名气不高,敢选择原创的,要么有足够的信心,要么就是不怕被现实和观众“毒打”的。
      而夏沐就不一样了。
      她是既没有足够的信心,又怕被现实“毒打”,两边不挨头,光挨在花花姐的肩头“嘤嘤”作哭。
      也不怪她哭,别人都是《雷雨》、《屈原》,还有什么《上海屋檐下》等等经典大作。
      在这样的名单面前,《追梦人》确实显得背景单薄了些:一个小女人的追梦人生,怎么跟经典巨作相比较?
      邵英华从她手里拿过单子看了看,然后抖着肩头安慰道:“没事儿...戏剧节又不是比赛,故事演好了,一样有掌声。”
      夏沐“嘤”了半天,闻言抬起没有眼泪的脸,发愁地蹙脸叹息:“花花姐...你不懂......”
      《追梦人》是她独立完成的第一部作品,可以说是呕心沥血,还是在戏剧节这么重要的场合公开演出。
      说起来,邵英华本该是最能理解这种心情的,但却因为和夏沐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无法体会。
      邵英华多年的驻唱说白了就是为了钱,所以,有没有人欣赏她的歌声并不是那么重要,没有掌声她一样优雅下场。
      反正她追求的也不是掌声。
      但夏沐不同,参加戏剧节是为了剧团和学校的荣誉,而她是编剧,承担的压力要比剧团每一个人都大。
      不管是电影电视剧还是舞台剧,观众买不买账,故事剧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否则,就算请当红明星来撑场也没用。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她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赢得大家由衷的掌声。
      虽然夏沐从来不说,可实际上,她比任何人都渴望被肯定。
      一个从来没有吃过糖的孩子,哪怕一点儿甜头都能让她高兴不已。
      *
      根据主办方的安排,所有在25号上场的剧团成员都可以到台下指定的区域入座观看。
      正式开场之后,参演的剧员陆陆续续都离开了后台。
      夏沐因为心里压力过大,没事找事地将舞台服整理清点了一遍又一遍,听着场上传来的掌声,她愣是不敢出去看一眼。
      衣服整地没得再整了之后,夏沐又拿着剧本来来去去地检查,生怕哪里还会有不合逻辑的语言和设定。
      其实,排戏排了一个多月,能改的都改了,根本不会有问题,就算有,也是她精益求精,鸡蛋里挑骨头。
      因为这事,当初参演的成员都快哭了:好不容易把台词背下来,×!又改了!
 

第303章 压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