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易中海来到了工厂。
他还没有去自己的车间主任办公室,就被人叫走了。
“易老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李唐,李厂长。”
“额,李厂长你好。”
易中海觉得有点莫名其妙,这个李厂长不是李副厂长,他完全不认识。
“李厂长,是汽车厂的,今年上面下了一个任务,一定要生产出我们自己的汽车,可是以前的发动机实在太差了,而且整车系统也很差,我们现在开的这些车都是国外三四十年前的东西。
有些还不止,我们现在还有很多汽车是用摇把的,跟拖拉机没啥区别,这都是八几年的技术,一八八几年的技术。
所以现在我们要生产一款属于自己的汽车。”
杨厂长似乎看到了易中海的疑惑,所以帮忙解释了一下。
“造汽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从某些方面来讲,这东西比造核蛋都难。
因为汽车工业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以及产业的齐全程度。
涉及到的东西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
别的不说,光一个汽车玻璃,就没有那么容易。
更别说发动机。
这东西不仅要设计的非常合理,还涉及到了材料科技,高精度机床,标准化生产,等等等等。”
易中海是很清楚的。
现在国内别的不说,就一个标准化生产就直接打下来了。
怎么说呢,虽然重工业体系刚刚完备,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反而有点像diy。
就连一个螺丝想要生产的标准化,几乎没有误差都很困难。
在一般的东西上面一点点误差,问题不大。
但要放在汽车这种比较复杂的机械里面。
每一个都有小误差,那么总的加起来就很离谱了。
比如说有的汽车看上去就缝隙很宽,做工很粗糙,完全没有隔音。
开了两三个月以后,整辆汽车几乎到处都有异响。
这就是标准化方面出了问题。
现在生产汽车就是一个笑话。
当然弄些质量差的糊弄人还是可以的。
但这种东西你不能糊弄人。
“我当然知道,所以现在量产汽车我是不想了,但是利用高级技工手工打造,那还是可以的。
我们厂已经拆了10辆从国外买的比较高档的汽车了,一般的东西,我们的那些高级技工都能搞定,现在就差一个发动机了。
如果你能够设计并制造出一款好的发动机,然后我们再靠手工打造出一批汽车,暂时先用一下。”
易中海听到这话,说实在的有点懵逼。
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但仔细想想好像有点道理。
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汽车,现在肯定是做不到的。
那用纯手工打造几辆高品质的汽车,问题还是不大的。
没有先进的高精度机床,没有全工业体系就是这么憋屈。
“李厂长,这车是不是有特殊的用途?要不然没必要这么急呀,汽车这种东西是一代一代慢慢积累的,急是急不来的呀。”
“看来还是瞒不过你,这车子是用来接待外宾的,工期只有三个月,非常紧迫,如果我们接待外宾用的是其他国家的车子,那面子
第96章 准备造汽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