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莉怀孕了[2/2页]

从一九八四年开始 你为什么忧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香江是资本主义市场,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人自然也不例外,他们为了赚钱,暂时加入莉浩集团,但是想让他们认同莉浩集团,还没那么容易。
      对于半路加入莉浩的高级人才,张浩初的策略是能做事的留下,不能做事的滚蛋。
      但是刚起步阶段,不招聘这些人,又不行,特别今年准备进入欧美市场,除了高管外,还必须得在当地市场进行大批量招聘普通员工,这成了某些国家的规矩了。
      李莉卸任香江分部总经理,她的秘书王丽丽正式接任。
      王丽丽是内地大学生出身,从莉浩起步的时候就担任李莉的秘书,这两年基本李莉大部分工作都是王丽丽处理安排的,而且做事非常踏实认真,所以张浩初觉得王丽丽担任香江总经理职务可以胜任。
      为什么不选择香江本地或者欧美高管接任李莉的位置,张浩初自然有自己的打算,他不想让香江分部变成独立王国,他宁愿发展慢点,也要把所有分公司的大权把握在手上。
      李莉虽然才怀孕一个多月,但是张浩初已经让她彻底放下工作了,每天和母亲去公园散散步都行,但是就是不能工作,实在闲得不行,就在书房里搞一个小设计室,可以让她有打发时间的地方。
      而张浩初也彻底告别酒桌,每天早出晚归,按时回家,公司的事,大部分也交给下面人了。
      一九八七年度春夏新款发布会依然准时召开,现在的莉浩集团早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小作坊公司了,现在每年莉浩的新款发布会都是大陆时尚圈最热闹的场景。
      很多品牌,甚至一些加工厂都在等待这个发布会,想方设法搞到莉浩新款的样品,现在各大品牌山寨莉浩的衣服都已经成了圈子里的潜规则了。
      如果莉浩当季主打连衣裙,那市场上就会亲一色连衣裙,主打牛仔裤,市场上也会是清一色牛仔裤,这种状况,在这个国度根本没办法避免,何况这个年代。
      实际上张浩初也欢迎这种山寨货,现在很多国人才刚刚了解什么叫山寨货,也刚刚了解有一个词叫正品行货,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大部分顾客第一次买莉浩的衣服都是山寨货,价格便宜,质量一般,但是某一天,他们突然从电视上看到莉浩这个品牌,而且各大电视台,都有莉浩品牌的广告,很多顾客就很自然地去了解自己穿的是山寨货还是正品了。
      一旦他们接触正品,就会发现,原来正品质量这么好,而且价格也不是特别贵,一件衣服可以穿两三年,而山寨货穿几次,洗一下就缩水了,慢慢地,很大一部分穿山寨货的顾客就变成正品行货。
      莉浩品牌本身就是做中低价位的,但是质量并不差,其实相对于那些小作坊,莉浩这么大的企业,在原料成本上,价格比那些小作坊价格还有优势。
      在华夏,如果某些品牌价格亲民,而且款式还符合大众审美,再加上各大电视台广告轰炸式宣传,这个品牌可以在很短时间火爆起来。
      莉浩这个品牌走的就是这个路线,随着羊城工业区和燕京工业区陆陆续续可以生产,产量不足的缺点渐渐缩小,补齐了莉浩集团最后一块短板。
      别看几千人的工业区不算很多,但是如果每天按照生产任务全满来排班,那每天生产出来的衣服鞋子,是数万件衣服裤子,数万双鞋,这么大数量的产能,必须得多方面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而且随着工业区建设加快,到1987年底,整个莉浩集团旗下光普通制衣工人和制鞋工人全国加起来数量应该会突破五万人以上。
      到时按照现在国内的消费水平,能不能让这些人满员生产,还是一个问题,毕竟服装鞋子这些行业,就算品牌做得再大,市场占有率都达不到垄断行业那种地步。
      所以张浩初也决定加快速度进军海外市场。
      刚过完年,香江分部就增加了莉浩这个品牌,市场部和策划部,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香江和海外市场做了一些调查了,比如香江人适合那些款式,大家最能接受的价位是那个阶段之类的。
      在国内销售好的款式,不一定能在香江销售好,但是莉浩最不担心的就是款式,目前设计部那边存档的款式超过一千款了,而且每天,每星期,每月都有新款,爆款出现。
      莉浩集团旗下的设计部的员工,是最自由,工资最高的一个部门,为了加快进军海外的计划,目前在米国和欧洲等国已经准备成立设计部,招收本地的设计师,再融合张浩初和国内的设计师一些创意,让莉浩这个品牌走上国际。
      其实别以为欧美发达国家就人人都穿大牌,人人穿几十上百美金的衣服,实际上全世界通行的一个规则就是,大家都喜欢便宜货,如果你质量还不错,那最好了。
      再过二三十年,华夏成为世界工厂,甚至某些反华的欧美国家,某些人说自己这辈子都不会用华夏生产的东西,自己不会用,也不会买。
      结果,分分钟被打脸,家里包括衣服鞋子,甚至电器之类的东西,全都是华夏生产的,出现这种原因只有一个,在华夏生产,成本比自己国家低。
      当然,并不是说在华夏生产,就表示这个产品的品牌甚至背后的老板就是华夏人,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欧美佬贴自己的品牌,来华夏生产。
      一件商品利润一百块钱,其中分给华夏工厂的,不超过十块钱,再分到工人身上,简直低得可怜。
      可就算这么低的成本,到了后世,他们发现,有些国家成本比华夏还低,很快就把工厂迁到其他国家了。
      不要和资本家谈感情,他们只追逐利润,哪个国家成本低,自己赚得多,他就会去哪个国家。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莉怀孕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