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四书快学完了,让我问问您,阿策选哪一经主修好。”
      王升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只觉这小丫头小小年纪,跟小世子一样操不完的心。
      还有既有话要问他,为何不直接在信中问他?
      但他还是认真思索了番:“五经之中,《诗》教人温顺质朴,《书》教人通达而知晓古今,《易》教人宁静而细致入微,《礼》教人恭敬谦让,《春秋》教人善于言辞、评议是非。陆老先生专治诗经,但他名门出身,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亦样样精通,阿策可跟陆观习君子六艺,五经可专治《尚书》或《春秋》。”
      沈进疑惑问:“大舅,既然陆老先生专治诗经,为何不让阿策跟陆老先生习诗经?”
      王升垂了垂眸:“《诗》学过了头,便会愚蠢。”
      否则那陆观怎会只当了九年官,还未干出政绩。
      沈进若有所思地想了想,又问:“那为何不能专治《易》和《礼》?”
      王升:“《易》学过了头,便会迷信,《礼》学过了头,便会烦琐,你是想阿策变成神棍还是变成老顽固?”
      沈进忙神情严肃道:“那是不能学。”
      他可不想二弟变成那样。
      王升:“不是不能学,是不能学深了。”
      沈进又不放心问:“大舅,那《尚书》和《春秋》又怎么说?”
      这下王升没再解释,只道:“我便是主治《尚书》和《春秋》。”
      沈进闻言顿时放心了。
      大舅这么厉害,二弟跟随着大舅的脚步总是没错。
      萧恒却似笑非笑地盯着王升。
      这只老狐狸,是不是不太好意思说,《尚书》学过了头,就会狂妄,《春秋》学过了头,就会犯上作乱?
      王升似有所感地扫了眼萧恒,旋即垂下眸:“世子,这次朝廷派了杨荣领兵,五十万大军已经到了开封。”
      萧恒装作没听出王升的言下之意。
      这只老狐狸怕是嫌他烦了。
      他垂了垂眸:“杨荣此人我倒知道一二,如今承袭郑国公,其祖父杨珙是大燕开国功臣,其母卫国长公主是我的姑祖母,金尊玉贵、娇生惯养长大,为人刚愎自用,虽自幼习得兵法,可也不过纸上谈兵,他来领兵,甚好。”
      王升抬眸看向他:“虽如此,可也不能大意。”
      “嗯,军师说的是。”萧恒点点头,“如今天气正炎热,五十万大军行至开封怕要元气大伤,若我猜得不错,杨荣必要停军休整,咱刚收拢来的义军头子郑平,是山贼出身,擅长隐匿行踪和偷袭,不如派他前去给敌军使点乱子,再附近河道设下埋伏,引敌入瓮。”
      王升闻言狐疑地看着萧恒。
      有些怀疑这小子是不是偷听他跟宁王议事了。
      开封临着运河,不管是往怀庆走,还是考虑到炎热的天气,敌军必要走河道的。
      他已经和宁王计划好了,要在敌军必经河道之处设下埋伏,且准备要让郑平先带人潜伏过去偷袭敌军。
      王升还未开口说话,那边沈进眼睛一亮。
      “世子,大舅,我想跟郑叔一起去!”
      近日沈进也跟郑平结识了。
      那郑平虽一身匪气,可他觉得这人不算多坏,为人风趣且讲义气,只是被逼无奈才干造反的事。
      郑平近日还教了他不少逃命的法子。
      “不成。”王升立马瞪向沈进。
      朝廷的兵再不如宁王常年征战的兵,可也有五十万人。
      偷袭敌军是多危险的事,他怎能让沈进去。
      “大舅,我要去。”沈进认真看向王升。
      他来参军,就是为了立功的,若是一直藏在后方,他不如待在家中陪小妹好了。

第81章 他的信是赠送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