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而今,朕可以率军用五万兵力击溃,那一年之后呢?”
      “十万?二十万?”
      “那我大明儿郎的伤亡又有多少呢?”
      滕德懋闻言,吓得直接跪在地上。
      慌忙解释。
      “臣…臣也是…为了大明着想啊。”
      “而今,而今我大明刚立国十余年,多次北伐,国库已经有亏空之色。”
      “况且,况且……”
      豆大的汗珠不断从滕德懋的头滴落。
      “况且什么?”
      “说!”
      朱元璋喝道。
      “况且海上的倭寇不时骚扰我大明边境的海岸子民,臣认为应……应当当是先平定倭寇。”
      “倭寇?”
      朱元璋轻嗤一声。
      “哦,那滕尚书的意思就是现今倭寇所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北元所对我大明的危害了?”
      “皇,皇上,臣,臣不是这个意思啊!”
      滕德懋急的手足无措,慌乱解释。
      “哼!够了!”
      “既然如此!”
      “自今日起,我大明实施海禁,不论士农工商者,一律不准出海!”
      “有违者,大明律法处置!”
      众大臣顿时愣住,皇上要海禁?!
      朱标闻言,心神轰鸣。
      父皇竟当因为北元之事,实行海禁了!
      朱元璋站起身,大袖一挥,正要气愤离开。
      朱标见此,连声说道。
      “启禀父皇!”
      “儿臣认为,贸然实行海禁实在不妥啊!”
      朱元璋顿住身形,看向朱标疑惑道。
      “标儿你觉得不妥?”
      “那你和咱说说,有何不妥。”
      朱元璋又重新坐回皇位,看着朱标。
      “父皇,若是贸然实行海禁,怕是对我大明江山不利啊!”
      “对我大明江山不利?!”
      闻言。
      朱元璋顿时凝眉。
      不过是个海禁,怎会危及到大明江山?
      “标儿你快跟咱详细说说,到底为何不利?”
      朱标见朱元璋愿意听,心里松的一口气。
      “父皇,咱就以先朝贞观之治而言。”
      “唐太宗李世民,削繁减苛,唯才是用。”
      “且善于纳谏,听群臣百官之言。”
      “咱想听你说重点。”
      朱元璋坐在皇位上催促道。
      “太宗之所以开创盛世,最为重要的一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条。”
      “便是重视外交关系,开港口,通国之贸易。”
      “一,可以扬国威。”
      “二,则是可以吸纳百国之长,弥补自身不足之处。”
      朱元璋点了点头,以示同意。
      朱标继续说道。
      “所以儿臣认为,海禁一事断然不可贸然决断。”
      “应当细细商议。”
      朱元璋问:“那,如何做?”
      “父皇,而今有倭寇之乱,海禁也是应该的。”
      “但不应该全禁。”
      “应当从海岸卫所,抽调兵力,加强水师。”
      “且每月开放固定时间可以让百姓出海。”
      “若是百姓担心安全,可花钱雇佣水师保卫安全,雇佣的钱也可充入水师,减少国库支出!”
      朱元璋细思后,目露精光。
      “不仅仅如此,还可以选几所城市,长久开放。”
      “以此,方便对外国交流。”
      “嗯,不错。”
      朱元璋点头,内心欣喜。
      “那,标儿,你对北元一事又如何看?”
      “关于北元一事,定然是要讨伐的。”
      “不过需要等待时机。”
      “时机?”
      “不错。”
      “此时机便是等五弟将琼州……”
      话语还未说完。
      朱元璋便是直接甩袖,怒气冲冲的离开了皇位。
      “一个逆子!”

第4章 海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