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咱们津门乃是武术之乡,跟两广佛山齐名。想在这里开武馆,可没那么容易。”
      “津门的武馆全部归武行把控,整个津门一共十九家武馆,外乡人想要在这里开馆,规矩可多得很。”
      老汉抽了口旱烟,摇头说道。
      “都有什么规矩?”李牧询问。
      “文武二礼。”
      “何为文?何为武?”
      “文礼,自然是你名头够响,面子够大,能够说服十九家武行推举出的头牌方笑禅点头。”
      老汉说着,双手搓了搓,做了个隐晦的动作。
      那意思不言而喻,想要在这里津门开武馆,不仅关系够硬,面子够大,还要用说不尽的银钱打点关系。
      “有钱就能开武馆?”李牧疑惑。
      “十年前倒是可以,现在有钱也无用了,津门十九家武行,哪个馆主不是穿金戴银,出门汽车,有的是钱。”
      “津门的武行已经饱和,容不得外人分一杯羹了,这其中隐性利益,别人不知,我开着茶棚,倒是听了一二,且听我慢慢给你说来。”
      经过老汉的一番解释,李牧知道文礼这一行是走不通了。
      因为津门武行十九家最不缺的就是钱。
      作为北方的大城市,武馆选址大多都在寸土寸金的繁荣街道上,每家武馆弟子数十,练武本身也是耗费银钱的事情。
      若是靠收徒支撑武馆,津门十九家武行恐早就没了,赔钱赚吆喝,馆主都得饿死。
      可自从中山先生提倡国术以后,武行性质就变了。
      原本刚毅不缺的武者,为了生活也得弯下脊梁,参与世俗的蝇营狗苟。
      国民政府提倡功夫,政客为了政绩,商人为了名声,纷纷向武馆捐钱捐物,真金白银落入武馆口袋。
      大家各取所需,造就了现在武行的繁荣昌盛。
      但这不过是假象罢了,政策一变,武行很可能繁荣不再,日落西山。
      而且津门的武馆不教真功夫,一门真传一两人罢了。
      这是规矩,自古定下的规矩,老祖宗固步自封的规矩。
      就因为这规矩,导致武道传承断绝,没落,用不了多少年,子孙辈就要挨洋人的打了。
      知晓了其中的隐秘,李牧也就放弃了走文礼的路。
      毕竟拥有时空门,他可往返两界,最不缺的就是钱。
      “原本津门有二十家武馆的,可三年前长风武馆被取缔,现在只剩下十九家了。”老汉低声说出了一个消息。
      “怎么?这其中还有什么隐秘不成?”李牧突然来了兴致。
      “自然,长风武馆馆主滕青山恪守己见,不愿参与政商之中的蝇营狗苟,被其余武行打压排挤。”
      “三年前,一次比武中,滕青山突然暴毙,武馆也被武行取缔,家人也住进了贫民窟,算是可惜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滚滚大势之下,你自恃清高,不与人同流合污,别人自然排挤你,这道理非常简单。
      看来这滕青山的死,也并非正常死亡,更有可能是被人暗害的。
      看来这津门武行已经烂到骨子里,不仅排外,而且还打压自己人。
      若不是志同道合之辈,也休想在武行中立足。
      听了老汉的话,李牧觉得这津门武行越来越有意思了。
      他初来乍到,算是过江龙,想要在这里开武馆,看来必须要跟津门的地头蛇斗一斗了。
      看看他这强龙能否压制住这群地头蛇。

第1章 津门世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