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46 章 第 146 章[2/2页]

科举之路 阿呆点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我又不傻,会拿这些事情出去外面说。”李月娘翻了个白眼,对于男人不信任自己觉得不满。
      “嗯,不说。”小满小早点头,他们也听了一点,不过没怎么懂,知道不能去外面说后,连连点头。
      唐林见他们这样子,说道:“朝会上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说漏嘴了不会有大碍,当然,要是能守住,更好!而且有些事,大家知道一些也无妨,外人问起也能有个态度,总不能一直待在家里吧!”
      “就是,我们总得知道哪些人对林子好,哪些人不好吧!”
      “娘你要是觉得无聊,等下次休沐,我陪娘和婉婉出去,定个院子,在上京府开家慈幼院,或者做些别的什么事。”唐林说道。
      “那还是慈幼院,跟孩子待在一块比听那些夫人们说话舒服,而且娘都做熟了。”李月娘不假思索地说道。
      以前她跟儿媳去参加过宴会,那叫一个憋屈,说话得文文气气的。不过偶尔说错话了,也没关系,因为她是知府的娘。
      现在到了上京,还是不去为妙,万一被人笑话怎么办!
      李月娘虽然对于养出这么一个儿子颇为自得,但是在那些贵夫人面前,难免有些胆怯,那些动作她根本不会做,她也受不了那些眼神。
      唐林边点头边盘算起来,他打算在内城靠外的地方买间院子,大多数的弃儿都在外城,可外城人员混杂,唐林不放心妻儿出去,还是在内城好。
      第二日不用上朝,时间还算宽裕,起床后,一家人一起用早点,现在他们家已经改成一日三餐了,宁朝有条件的人家都是一日三餐,所以在唐林为官后,他们家的习惯也就改过来了。
      吃完后,唐林送伊娘去林府,将小满送到老师地方。
      小早跟着祖父祖母在家待着,只是昨天就说好了,小早虽然有意见,但接受了好处,也只能接受。
      唐林点完卯后,回到自己的衙房,户籍册子整齐的放在一边,唐林打算一摞摞看,边看边记,将自己觉得不妥的地方记下,然后再思索解决措施。
      将保定府路的那一摞拿过来,保定府路是宁朝最北边的府路,也是跟九夷接壤的府路,一共有九个府,唐林一页页翻看,一旁还备着纸笔。
      唐林身为吏部右侍郎,下面郎中和员外郎各两个,嗯,还有主事四个,若干个胥吏,全部在一个大屋子里办公。
      不过身为侍郎,唐林在这个屋子里有专门的隔间,只是这次的册子着实有点多,所以就放到外面来了。
      吏部右侍郎除了偶尔会被吏部尚书指派工作外,主要还是处理司封、考功这两司事务。
      两司里本就有一个郎中和一个员外郎,唐林他们要做的就是督查,还有看他们送上来的奏章。
      考功的主要是哪些官员考课评为下等,要降级了,或者是连年上等,可以升官了等等。
      而唐林就要检查他们是否有错漏,这个考课是否属实,然后在奏章上盖章,呈交上去,再由尚书盖章,那么此事就可以由本司调度了。
      而司封,包揽的事情多一点,封爵、赠官、命妇封荫等等都归他们上奏,之后唐林核实,盖上印章,再交给尚书盖章。
      这两个司,事情少时极少,多时极多,考功最为繁琐,每年年底是最忙的时候,统计官员的政绩、严格对照细则进行考核,由本司根据官员的空缺情况,进行调任。
      而司封就正好是在考功忙完之后,官员一年的政绩出来,就可以开始封荫、封爵了,其他时候,可能就是某一官员特别突出,才给荫封,总的来说,事情也不多。
      也幸好,现在是两司最清闲的时候,给了唐林一些时间,不用两手抓。
      这几日,唐林带着手下整理户籍册子,将最新的和之前的对比,或增或减,唐林将其写在纸条上,等干后,让胥吏夹在那一页。
      并且唐林还拿出了永兴府之前的册子,让他们根据样式抄录。
      一户的户主姓名,其妻、其子皆在一列,又在左下角写上年龄。人口众多的,就多写几列。
      全部抄录完后,又在该府册子的封页处,写上此为何年所查,该府为上府还是下府,共有几户,比之上次多了几户或是少了几户,全部写在封页处。
      何郎中拿着已经装好的保定府的户籍册子,又看看那九十九本册子,眼前一黑,这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去。
      不过除了第一本稍微慢了点,后面的就快了很多,这一日,竟然真把保定府路,这一路的册子整理出来了。
      看到那些整理的清楚明了的册子,何郎中开口说道:“唐侍郎,这些整理好后,送到户部,得让户部那些人好好保存,万不可损毁了。”
      “这个得让他们自己来抄录一份,这些以后还有旁的用处呢!”唐林说道。
      总算将一路的册子都整理完了,唐林用手轻轻按压鼻梁,这一日看了这么多册子,眼睛有些酸涩。
      看还未到下衙的时间,唐林决定明天不能这么紧了,中间要让眼睛休息一下,他可不想变成近视。
      下衙后,唐林先去林府接伊娘,之后又去了老师地方,接小满,顺便跟老师说了会儿话。
      叶楚山看着这个弟子,又自豪又担忧,说道:“朝会上的事情,我听你师兄说了,这次你没做错,但是太锋芒毕露了。如今,你怕是成为了不少人的眼中钉。”
      “老师,这九夷实在不要脸。”唐林也不想这样,第一次上朝,就出这么大风头。
      “这事,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在,你进了政事堂,只要这次对策得用,日后你怕是能成为政事堂的常客。”
      “坏在,那些想要进政事堂的官员,怕是会嫉恨你,你的资历原本比他们都浅,虽然也是从三品,但是他们资历深,本来他们并不把你放在眼里。”
      “如今你却越过了他们,抢先被官家叫去了政事堂,虽然同那些重臣不一样,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你已经是一个威胁了。”
      “其中,你特别要注意的是礼部的王侍郎,他现在就等着礼部范尚书走呢!”叶楚山叮嘱道。
      “弟子明白,那老师,下次朝会,弟子可以先吃东西了吧!”
      “吃吧,多吃点。”
      叶楚山没好气的看了一眼弟子,本来是因为怕他太过紧张,若是吃太多,容易闹肚子,才不告诉他这件事。
      不吃东西才是最安全的,以前就有官员因为太过紧张,又吃了太多东西,憋不住,在朝堂出了糗。
      结果唐林倒好,别说紧张了,他都快登天了!
      唐林笑着跟老师告辞,带着妻儿回家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日三餐,是在汉时出现的,不过只有士人贵族才这样吃,百姓极少会吃三餐。到了宋朝,经济发展,然后百姓们也开始一日三餐了,后面就没改过。
      所以,现在宁朝有条件的百姓,都改为三餐了,等到以后,宁朝大部分的百姓都会是一日三餐的!
      至于考功司,本是中书省的审官院,北宋中期元丰改制时,并入到了吏部,阿呆参考的官员职责,一部分是元丰改制后的,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部分职权都归到了尚书省内,一部分是明清时,六部直接对君王负责,所以文中尚书省各部的职权很大。
      其实宋朝时,三省已经形同虚设了,政事堂和枢密院掌了军政两权,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大家不要真的认为尚书省就是这样的,私设,这都是私设!!!!
      感谢在2021080301:05:262021080321:46: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lynnnnnn、二木成林5瓶;52964974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46 章 第 146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