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不过才刚过晚饭的功夫,因着瞧热闹,时间飞快的来到子时。
天黑暗,如同压在胡柏身上的一块巨石,让他难以呼吸,凛冽的西南风吹着,他只感觉身上寒冷刺骨。
“祖父,祖母,爹,娘,小叔,婶子,护哥儿,娅姐儿,源哥儿,恒哥儿,羡哥儿,家中长辈得靠你们照料了,等哥哥归来,必然带着你们骑高头大马,游览启国美景。”
胡济快速的收拾好了行李,出来跪下,对着长辈们磕了几个响头,才站起身,对着家人一一道别。
如今他不过一米七几的身高,背着个小包袱,就那么挺拔的站在那里,犹如天空一般高不可攀,望尘莫及。
他叫着每一个人,眼神也随之看去,看到了胡柏的怒火,与李清雪的隐忍,祖父祖母的担忧,叔父婶子的祝福,以及弟弟妹妹们的无限期盼。
他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噙满了眼泪。
这一去,前路难渡,不知道面对他的有什么危险,可他此时的想法却是不悔,不悔愿意投君,不悔顶着父亲的暴怒,也要前去挣一份前程。
胡济毅然决然的转身,将胡家人的所有担心都抛诸脑后,只坚定的朝着兵卒们的方向前行。
“这家人倒是警觉,也不用费多少功夫,看来是有家学渊源,家中必定是有明事理之人!”
一负责征兵的小将,在旁边小声说道。只是他的小声,好似刻意宣扬的,在场的众人都听到了,也给胡柏戴了一顶高帽子。
胡家乃是最后一家被征兵的人家,从村头到村尾一百零一户人家,户户招兵,整个村子仅招了不到两百人!
胡护依旧躲在房间内,没敢出来。
他是有不舍,也有担忧,要是他们二人一同进入军营,怕是爹娘今日就得当场发病,并且久病不起。
虽然有向往,却还是遏制住了自己的想法,以孝为天。双生子总要有一人,在父母身旁服侍,这也是他与哥哥胡济,仔细商议之后才定下来的。
这两百来人的队伍,里面仅仅有十来个管事的将领,纷纷翻身上马,鞭子一甩,马儿便开始跑了起来。
而地上被征走的兵丁们,只能一步一步的跟着马匹前进。
当然,他们也不寂寞,还有这次一同前来征兵的老兵们。
“你们这群小子,还得我们千呼万唤才使出来,要知道,我们早些年一听到征兵的檄文,便自己送上门去,当日里征兵处,快被我们川蜀之地的年轻小伙子聚集满了!”
一老兵约莫三十多岁的年纪,对着新增的这些新兵卒们说。
“他们是过惯了太平日子的,哪像我们,那时候北梁国力强盛,长年累月派人到我们启国这边烧杀掳掠,川蜀汉子都有血性,所以才跟着拼搏,想着出来当兵!”
“是啊,现在的这群后生们,也不是不爱国,也不也不是贪生怕死,只是太平日子过惯了,拿不起手上的刀了!”
几个老兵围着这群新兵开始长吁短叹,不断的抛出话头,吸引这些新兵蛋子的注意。<
第七十八章 胡济当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