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章 关键词[1/2页]

葡萄成熟时 乐乐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009年6月23日,高考成绩公布。
      下午四点,黟林一中校长办公室人声鼎沸,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校长赵梓新今年五十岁,戴一副老式的黑框眼镜,眉眼带笑地接着一个又一个道喜或感谢的电话。他是当年下乡的知青,二十岁时来到南部这座不起眼的小城,从此就再没有离开,一路见证了黟林中学的荣辱兴衰。
      黟林县人口不到20万,虽有着不输热门风景区的水乡风光,但因交通不便、定位模糊且推广不力,旅游业一直不温不火。好在当地人民风淳朴,自给自足且物欲不重,虽然经济发展迟缓,日子过得也算自得其乐。
      成立时间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的黟林一中是全体黟林人的骄傲。这片土地一向对教育和知识有着淳朴而真挚的尊重,旧时坐落于此的书院曾经培育出数十位翰林和状元,乾隆年间建造的三元坊至今还立在黟林中学的校门口。
      在高考刚恢复时,黟林中学出过不少省状元,是远近闻名的江南名校。但近年来发展一直受囿于地域限制和经济实力,省会中学招生放开地域限制后许多好苗子被挖走,新世纪以来竞赛和自主招生的兴起,更是给这所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的老牌中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学校办学压力一年大过一年,昔日明珠渐渐蒙尘。
      4年前现任校长赵梓新临危受命,力排众议对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继续根植课本教学的同时,开理科实验班狠抓竞赛教育;增设文理互转通道,鼓励试错调整;大胆启用年轻教师和新教学方法,同时奔赴全国各地游说成立校友基金会,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
      痛定思痛的改革终于在学校成立70周年时迎来了丰收的果实。2009年,黟林中学取得10年来最佳高考战绩。本科率100%,一本率75%。理科全市前10占了4席,文科占了3席,理科实验班的姜许和文科班的林立更是双双夺魁,为一中一举拿下阔别15年的双料市状元荣誉。3年寒窗苦读,09级761名一中学子联手为母校70年献上了一份生日大礼。
      毕业班老师一齐聚在赵校长办公室里等结果,听到成绩几乎所有人都哭出了声。江南十校的跨市摸底联考早为今日的成功埋下伏笔,但直到成绩出来大家才真正松了一口气。改革成效初显,像是走了漫长的夜路终于看到了光,他们这群摸着石头过河的人,终于能放心将孩子们渡去彼岸,看着他们奔向繁花似锦的明天。
      老师们商量好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便离开了校长室,三三两两的斜靠在走廊栏杆上闲聊,享受属于他们的难得假期。
      晴空万里,清风习习,是个绝好的天气。
      “你们班这次考的很好呀,文综平均分全校最高了,林立全省第三,这成绩可以随便选专业了呀;”
      “你们班也是呀,这群孩子们真的争气。当然最厉害的还是李老师的实验班,全班过600分,这成绩在全市都顶尖了吧!”
      “实验班的孩子们本身基础好,我只是跟着沾个光。说起来,姜许和林立这样的好苗子真是可遇不可求,从高一到现在就没有一次考试失误过。下一届几个尖子生就不是很稳,前两天批他们的英语试卷气得我连饭都没吃下,可得让两位状元给学弟学妹好好传授传授经验。”理科实验班的班主任李楠楠笑眯眯地回完女儿发来的祝贺短信,抬头接起老师们的话茬。
      送走这波争气的孩子们后,很快他们就又要投入新高三的备战了。承载着未来和希望的三尺讲台,是老师们一生职业的轮回。
      远处篮球场上意气风发的少年们正在享受着人生中或许是最幸福的暑假,有人投进了球,一脸骄傲地朝着操场旁勾了勾双手,期待得到肯定的欢呼声。
      场边的男生们一面鼓掌,一面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同班3年我都不知道姜许会打篮球”;
      “正常,同班3年我也不知道我们班的女生这么喜欢看球啊…”
      操场边站着的几个女生青春洋溢、笑眼弯弯,兴奋地跟着围观的人群喊好球,一双眼睛却不盯球只盯人,姜许和林立在哪,她们的目光就飘向哪。
      比你学习好的人还比你长得好看,呐,这个世界

第1章 关键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