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由于生产力落后,种苗培育技术也不够成熟,所以红薯的亩产量也就在一千至一千五百斤之间,土豆的亩产量也就是五百到八百斤之间。
由于今年的天气异常,一会儿干旱,一会儿下雹子,上面还时不时的有蚂蚱啃几口,所以今年林家的红薯平均亩产也就八百斤,土豆亩产四百斤。
林家五十亩地,红薯和土豆加到一起一共才三万六千斤。比照今年的交税总额还差上四千斤。
于是,林锦文又一次给佃户们开会了。
“乡亲们,转眼间又到了冬小麦播种的时候了,咱们是不是也该把今年的账结一结,把明年的新合同签一签了?”
下面的佃户一个个面面相觑,这个问题大家最近天天商量,天天愁,可怎么办好?这地明年到底还租不租?
最后老五叔又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
“东家,俺们想租,可俺们就算租了地,也没有粮种啊!”
林锦文摊手:
“你们没粮种,俺家也没有啊!”
接着他说道:
“粮种的事你们自己回去想办法。现在咱们先说一说今年地租的事吧。
当初说好的,剩下的地租俺不要麦子了,剩余的部分,一亩地你们给俺二十斤土豆或者红薯就行。这个你们可别说没有,当初可是俺家亲自帮你们育的苗。”
下面的人窃窃私语,说实话,大家不想还,
“东家,不是俺们不想还,是上面的军粮任务又下来了,俺们一家四百斤。”
林锦文转头看向说话的人,
“你们一家四百斤很多吗?俺家要交四万斤。”
接着他指了指自家的地头,
“俺家今年的收成你们也看见了,红薯和土豆加一起也就三万斤零点,怎么地?你们想看着俺去蹲大牢吗?”
接着他好像不在意的笑笑,
“俺知道,俺坐不坐牢你们并不关心。但俺自己不愿意啊。所以,前些年的欠债咱们先不说,如果你们不把今年的地租还上,明年就不要来俺家租地了。
另外,那些想赖账不还的,去年你们抵押在俺家的租地押金,俺就不还了。”
下面众人一听又急了,这要是没有地种,明年不彻底没生路了吗?
林锦文也不看大家的反应,直接说道:
“老规矩,三天内还上欠债的,咱们再商量明年租地的事,要不然,一切免谈。”
说实话,就储阳镇这个地界,林家庄人的日子已经算好的了。年中的时候,林锦文想办法让大家多种了一些土豆和红薯。
红薯和土豆是铁杆庄稼,就算再艰难的年头,这两样也能收成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别村的人,都已经出去逃荒了,而林家庄的人,还有心思在这里商量那些有的没的。
现在别的村子,因为交不上税,偷摸出去逃荒的人多了。
是的!偷摸。实际上,这个年代的人也是不让随便出去逃荒的,可现在官府的执政能力实在不行,再一个有些官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让这些人走咋整?难道真的让他们饿死在自家的地界上吗?
所以啊,走吧,走的越多越好,人都走没了,也就省心了。
林子乔坐在自家的红薯堆里,表面上是在看红薯,实则是在红薯堆中,挑出一些大的偷摸收到了空间里。
家里那边有自家老爹应付,用不着他。再一个林子乔也是故意低调。现在他身上有秘密,还是越不引人注意越好。
至于现在社会上的乱象,不是一朝一夕间形成的,鬼子的入侵,官府的腐败,天灾的降临,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降下了灭顶之灾。
抢劫,偷盗,那是大家没办法下的办法,都是为了活着!
现在林子乔要做的,就是保护家人的平安,平安度过这几年,等待那支红色队伍的来临,以后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
三天的时间匆匆而过,林家庄有大半的人家交上了租子,又继续租赁了土地,但这次普遍的,大家租地的亩数都比往年少了。
还有一小半的人,选择了放弃。地租不还了,去年租地的押金也不要了。
这些人,林锦文也拿他们没办法,难道还真要把人逼死不成?
再说军税这边,林锦文把家里剩余的法币全都拿了出来,顶替了一千斤的红薯。剩余的三万九千斤,他是实打实的拿的实物。
军税解决完了,又得忙着种冬小麦,今年收回的土地,林锦文也没有再往外出租,而是选择了自己种。
当初让林子乔收起来的麦种有了作用,整整二十石,两千五百斤麦种,全都播种了下去。
&nb
第82章 艰难的日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