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七章 好消息?[2/2页]

逆水行周 米糕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原本的历史里,杨坚只用了数月就平定尉迟迥之乱,随后建立的隋国已是中原霸主,杨坚有感于数百年来战乱不断,许多书籍都散落民间不知所踪,为了重振文风便下令广收书籍,献书者有赏。
      刘炫献、共一百多卷,因为他是经学名家,故而朝廷不疑有他,照常发放赏钱,然而不久之后有人出首,揭发刘炫所献书籍均为伪作。
      也就是说,刘炫为了骗钱故意造假,此事一出朝野哗然,刘炫勉强保住性命,丢了官职灰溜溜回老家喝西北风去了。
      “造造假?”宇文温闻言一愣,差点把自己本来就没多少的小胡须扯下来,这种行为可是道德污点,说难听些,可以此认为刘炫道德败坏。
      杨济继续说着刘炫生平,这位为了些许赏钱就作假,事发之后丢了官,若干年之后朝廷再度启用,却是将他安排给出镇益州的蜀王杨秀做小官。
      那时的刘炫岁数不小,生怕去了蜀地就客死他乡所以不愿意去,杨秀得知后大怒,派人到长安把刘炫枷了抓去成都当看门小吏。
      仕途不顺,刘炫只能如同好友刘焯般辞官回家乡,办学授业靠着学生的束脩养家糊口,到了隋末乱世,如同飘萍般随波逐流,最后于饥寒交迫中死去。
      说到这里,杨济提问:“大王,可知二刘除了学问出众之外,有何相同之处?”
      “都是仕途失意,命途多舛。”宇文温淡淡的说道,不复方才喜形于色的样子,如同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看上去有些无精打采。
      他儿子的老师,学问可以稍差,但人品绝对不能有问题,一个道德败坏的老师,只会把他的宝贝儿子们带歪!
      “大王,除此之外呢?”
      “嗯?”宇文温闻言眉头紧锁,片刻后说道:“莫非是贪财?”
      见着杨济点点头,宇文温似乎想到了什么,他邀请刘焯来西阳时,已经‘记起这位的生平,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死要钱。
      刘焯学问是很好,但是不交束脩的话,你别想从他那里学到有用的知识,而刘焯有什么见解,也不会免费与人分享。
      然后是刘炫,按杨济所说,这位为了些许赏钱,居然敢伪造古籍,为了钱连道德底线都没了,虽然这个时代的隋国在灭亡前未必有心情悬赏收书,刘炫未必就如原先的历史里那样造假骗钱,但毕竟是‘有前科的。
      “二刘”贪财,算是各自的一大缺点。
      想到这里,宇文温有些意兴阑珊,他能理解刘焯“出售知识”的做法,毕竟按照后世的观点,这种做法也没什么,但他不能认同刘炫造假骗钱的行为。
      好消息?狗屁!
      学问好有何用,道德底线都没有,请回来做家教什么的,老子不考虑了!
      见着宇文温臭着脸,杨济却还有话说:“大王,关于刘炫造假之事,大王的看法?”
      “道德败坏!”
      “然则依下官之见,其中必有蹊跷。”

第九十七章 好消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