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肯定是为了赚钱啊,我放上几年,吃利息,这利息可不低呢。”
      他没说实话,因为就算你说了也没人信,当年柳百万跑到银行里问,银行员工都不信,别说其他人了。
      “我们赚不赚钱无所谓,别让涛哥赔了,你要这样说,那这活我做了。”
      徐志斌想了想,点头同意道。
      “这样,你们也别急着同意,给你们一天的考虑时间,明天晚上,还是这里这个时间咱们碰头,另外别跟外人说,因为现在收国库券这个事,咱们得悄悄的来,别大张旗鼓,否则到时候谁都赚不到钱。”
      跟两人交待完,各自回家。
      通过晚上的这点小事,江涛对两个人做事的性格都有了大概的了解。
      江涛是独生子,要想以后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就需要有人手,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于敏、徐志斌和王东,他都有这样的考量在里面,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自己将来的助力。
      上一世,徐志斌、王东和自己在一起除了打架就是斗殴,没有共过事,而且江涛考上大学后就再也没了联系,所以还真不清楚他们做事的性格、方式。
      因为还要在中专路和技校街找铺面,所以第二天江涛干脆连学都没去上,先是把存折上的钱转存了,然后骑上车继续踩点。
      租书铺跟其他的生意不一样,本身体量就小,所以对店铺位置敏感性没那么强。
      既然现在黄金铺面不好找了,江涛直接转换了思路,排除最差的位置,在剩下的地方矬子里拔将军,这样就容易多了。
      这些选店面的门道,都是源于上一世,帮妻子租铺子时,吃亏多次,换来的经验。
      这个时候的铺面,基本上都是自建的小平房,居民们把自家的院子往外一扩,用些旧砖瓦,不出十天半个月,就能扩出一间铺子出来,甚至有些直接就是用厚点的铁皮,拿铆钉钉出来的。
      一天跑下来,江涛就找好了两个位置,都是这样的居民自建房,估计也就是因为位置不太好,用的倒是崭新的红砖,而且价格便宜。
      一间70多平米租金110,一间60多平租金90,正好富余出的几千册图书,也有地方放了。
      缺点是虽然近,但是得绕路,优点是学生们只要站在宿舍楼往下瞅,就一定能看到。
      仅这一个优点就够了,整个绿城市里,没有一间租书铺比他的规模大,相信学生们不会介意绕点路白看书的,如果乐意翻墙的话,翻过两道墙还可以直达。
      而且面积大租金便宜,这些都符合他的要求。
      也就是赶在这时候,再过几年绿城经过第一次开发后,像这样便宜的租金,就再也不存在了。
      晚上回去,江涛又收到了一万出头的押金,顺便告诉于敏再招四个人。
      他估计自己推出的这种免费租书的方式,要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大学全面开学不过两天的时间,收到的押金已经同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持平了。
      现在新生还在军训,暑假的余温还没消退,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过段时间还有一个爆发期。
      到了11月份左右,这个量基本就会稳定下来,那时就算再有人介入这门生意,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而且像这种5分钱的正版书,这辈子也看不到了,无形中推高了潜在对手的成本。

第16章 两个选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