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午,江涛来到劳务市场,打算找一个木匠,给自己的租书铺做些书架。
      他躲开那些为找活一拥而上的人群,直奔躲得老远蹲在地上观望的汉子。
      根据上一世的经验,这种人一般都不善言辞,但手上的活绝对不孬。
      不像那些冲在前面的,漂亮话说得杠杠响,结果不是手艺稀松平常,就是拉纤的。
      江涛找这人,主要是为了便宜,做几个书架也没啥难度,像这汉子的情况,商量价格很容易。
      十个书架,连工带料,再油漆好,才要了100元。
      敲定了书架的事,江涛这一天的任务才算完成。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江涛照例端着稀粥、包子,下楼送到云老太太家里,然后和老太太一起吃。
      这样比自己吃完再端下来,让人感觉要更好,省的人家以为是你吃剩下的,而且饭桌上说说笑笑,还能增进感情。
      今天江涛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就是买书。
      开租书铺子,怎么能没有书呢。
      江涛清晰的记得,本地有个出版社,因为改制的原因,就是在88年前后,清理了很大一批库存。
      之所以记得这个事情,就是因为他上一世在这里买过一套金庸全集,15部36本,花了江涛2块6毛钱,还是插画版的,放20年后这价格谁敢想?
      也正是这点记忆,江涛才定下了开租书铺的主意,成本简直不要太低。
      那批书全部是79年至84年出版的港台武侠、言情小说,而且都是正版,价格便宜的令人发指。
      那个年代的书籍定价,基本上就是一毛上下徘徊,超过两毛钱的都是牛逼克拉斯。
      定价低不说,关键这东西它卖不出去,79年至84年这个时间段,全国人民还没完全从温饱中脱离出来,谁家会拿钱买闲书?不让打断腿才见怪了。
      江涛至今都非常奇怪,为什么在那个时间段里,会出版这么多没人买的闲书。
      79年出版的,放到了88年都没卖出多少,库房里堆成了山,没发霉长毛就算烧高香了。
      加上这个时候,大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不好,正好加上改制问题,领导看到这些东西头疼的不行,统统拿到门市部处理,在定价基础上还再打折,否则江涛买的金庸也不会是两块六了。
      江涛来到出版社的门市部,在最里面的角落里,他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一点也没记错,这些东西胡乱的堆放在那里,问都没有人问。
      “姐姐,我想知道你们这里谁是领导?”
      江涛向边上柜台里的售货员问道。
      这个卖武侠小说的柜台,竟然都没配售货员。
      对方冲江涛这声甜甜的姐姐,态度明显就缓和不少。
      这个时代的国营商店,服务员都牛逼的不行,顾客来了都拉个脸,这样的企业效益能好才有鬼了。
      “你找领导干嘛?”
      “买书。”
      “你买书,姐姐就能卖给你,干嘛非要找领导?”
      “我买的多!”
      “多?你个小毛孩子,能买多少?十本还是二十本?”
      “我全要!”
      “你是说,这些你全要?”
      对方用手划拉了一下,瞪圆双眼,吃惊的问道。
      “你误会了,姐姐,我是说,我连你们库房的一起,全要!”
      对方这次干脆遮住了嘴,估计下巴脱臼了,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问道:
      “库房里的,你也要?你要那么多书干嘛?”
      “烧!我家穷,买不起劈柴,我妈让我把书买回去,当劈柴烧。”
      江涛这次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呵呵~你个小屁孩子,净开玩笑,谁家拿书当劈柴烧的。”第9章 万事皆具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