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检举者,以他人检举出的证据定罪,从重按买卖军需论处,罪同叛国!一律死罪!”
      郭副将仍是疑惑,“哦?这死罪、抄家的责罚,咱们之前在审讯中也不是没有用过,可也没见有什么用,那些人还是拒不招供啊?”
      温之遥见几人具是一脸不解的神情,随后耐心解释道:“原本这些囚犯被关在一处,打得主意就是所有人都不招供,那么将军就无定罪的证据,所有人只能按照二等责罚,最多定一个玩忽职守之罪,赶出军中。所以众人一道,齐心抵抗,自是无人敢招。”
      “如果无人招认,没有证据,按例,最终确实只能定个玩忽职守!”刘监军点点头。
      温之遥继续说着:“但他们一旦被分开关押,便无法知道这么多人之中是否有人已经开了口,就会开始相互猜忌。那么,在关押之中的众人,就会猜忌两种情形。
      其中最容易猜忌的情形,便是有他人已经招供了。那么自己便面临两种选择:
      其一,若是有人招供,自己却不招供,自己将会得到第四等责罚。
      其二,若是有人招供,自己也招供,那么自己多半只会得到第三等责罚,甚至如果在十人之内,自己只受一等责罚。
      两种选择之下,轻重自明!招供比不招供责罚更轻,那些人在关押之中,定能想明白!”
      郭副将一知半解,仍是问道:“那要是无人开口招供呢?他们还会互相猜忌吗?”
      温之遥笑了笑,答道:“当然会!此种情形之下,关押之中的囚犯也面临两种选择:
      其一,若是无一人开口招供,自己也不招供,那么所有人按照二等责罚。
      其二,若是他人不招供,自己却主动招供的话,那么自己只会得到一等责罚,乃是最轻。
      如此一数算,在此种情形之下,招供也比不招供更好。责罚更轻!”
      随即,温之遥摊开两手,对着郭刘二人说道:“所以,无论是何种情形之下,无论是否有人开口,对于在关押之中的个人而言,招供都比不招供更好,得到的责罚更轻。故将他们单独关押之后,他们势必会相互猜忌,担心他人先行招供,自己得到更重的责罚,是以最后,势必所有人都会招供的!”
      郭刘二人一开始,听到温之遥此法,一时甚为不解。
      但细细想来,沉思片刻之后,二人均是恍然大悟,郭副将惊叹地拍了拍手掌,“妙计妙计!此计实乃妙计!将军这身边的姚侍卫,看着身材瘦弱不起眼,实在是高人!本将日前有眼无珠,竟是还看不出此法的精妙之处,多有得罪,还请姚侍卫见谅!”
      刘监军也是点头称是,“此法的确狠毒非常!其精髓在于离间贼人,使他们之间互相猜忌,每个人都想自己得到最轻的责罚,所以势必会背叛同伙!”
      说罢,刘监军看向温之遥,“听闻姚侍卫原是将军府上小厮,颇通兵法,今日刘某果然领教了!将军眼光着实不错,这姚侍卫看着年轻了些,想不到竟能如此深谙人心!”
      听着郭刘二人的夸赞,温之遥只得默默低下头,并不发一言。
      脑中回想起此计,其实还是上一世哥哥说与自己听的。
      上一世复国之后,辽国一直贼心不死意欲反攻,楚姜联军之中人员混杂,常常混有那辽军收买的奸细。一次碰巧,哥哥抓了几个辽军的奸细,可他们像是商量好了一般,无一人开口。
      哥哥对此甚是头疼,甚至想出拿他们的家人性命相威胁,可他们还是拒不开口招供,十分顽固,还要反咬一口是哥哥错抓好人。
      后来,哥哥才想出此法,以那几名奸细的家人性命为诱饵,离间这几名奸细,诱骗他们已有人先行开口,而后开口之人则会重罚。最后这几人终是敌不过互相猜忌,统统开口招认了。
      楚照听完温之遥所言,已是有些发困,思索再三,可还是摸不着头脑,只得跟着郭刘二人一道感叹,
      “姚二,你这妙计果然十分有用,不出几日那些贼人就都招供了!那些贼人甚是可恶!待本将把他们一一定罪,送入牢里!”

第41章 离间毒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