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要对接其他部门,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按照上级要求部署大体方向的工作,还要顺便随时待命应对突发情况,之前陈晓峰学校发生的境外黑客攻击就属于突发情况。
然后他看情况帮杨绛分担压力,陈晓峰倒是正合适,他有适应工作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还算比较自由。
陈晓峰已经定了今天的工作,就是完成对这800网上在逃人员的检测和上传漏网之鱼。
这个程序写出来以后还不止可以自己用。
陈晓峰上午的四个小时,把这个只有几个简单功能的外部应用就做出来了。
自动从积案文件读取网上在逃人员列表,逐个录入网上在逃人员系统,功能很简单,所以从设计到运行再到测试,陈晓峰只花了四个小时,这要是换了别的新员工,还真就做不到。
这个网上在逃人员查询系统更新之后还不够,只是数据放了进去,别人也不知道,所以还需要跟同级的地级市公安局交流一下,顺便把这个程序共享出去。
这也是陈晓峰不理解的地方,龙国这么多人才,总有几个局有人能写出来这个程序,他写出来之后共享普及到其他公安局,那所有的公安局不就都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么。
陈晓峰想天真了,原因没别的,就是龙国太大了,一个决定能在一个省内普及都很了不起了,想一个东西要全面普及,不是陈晓峰一个人觉得好用就行的,更不是一段小小的程序能拿到这种全面普及的资格的,这不纯纯浪费资源么。
真要拿出去也是对其他同僚的嘲笑,侮辱性极强,别人写不出来么。
所以很多别人存在的你觉得能简单解决的问题,就算看到了也不能指手画脚教别人怎么做,在对等或者比别人更低级的地位里,你对别人指手画脚,别人会怎么想,跟你很熟么。
陈晓峰在人情世故这方面还太欠缺了,让他管理几个人可能都管不好,更别说更大的目标了。
所以这种自己写的东西,只能自己用。
“杨叔,我想到一个事,如果其他局的同事可以互相配合,都核对一下当地人口普查数据和这个网上在逃人员的信息,是不是能抓到很多人。”陈晓峰想到就说了,也没做更深层次的考虑,在他看来这是一件简单的事。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把这些漏掉的名单补上去就好了,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吧,至于你说的这个事,你仔细考虑过么?”杨绛意味深长地对陈晓峰问道。
“我觉得这个事不难呀,为什么不能互相配合一下呢。”陈晓峰还没反应过来,不是脑子不聪明,而是缺乏这方面的社会经验。
“你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跟你一样有这个能力,你还有一点没考虑到,就是这件事带来的后续影响。”杨绛准备耐心地教一下陈晓峰这方面的问题。“作为一名警察,你觉得你的职责是什么。”
“惩戒不法分子,打击罪恶,维护社会安定。”陈晓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那你认为你刚刚的想法对社会安定有益么。就像你说的,现在我们全国的警察齐心协力,一次性把这些网上在逃人员一网打尽,你觉得能消化掉这些犯罪嫌疑人么,正常审判一个案件都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流程,更何况这些积案,难度更大时间更长,这些人你抓了要怎么办。”说到这杨绛顿了一下,似乎是给陈晓峰留一点思考时间。
见陈晓峰是在思考这个问题了,杨绛又继续抛出问题:“还有就是这么多在逃人员,他们的身份肯定也什么人都有,假如他是个工厂老板,你把他抓了,工厂停工,工人下岗,你考虑到这点了么,当然不是说不应该抓,但是不能这么抓,你能理解么。”
“治理一地治安尚且不易,更别说治理一个国家了,你刚刚的想法,不就是国家层级的号召么。”可能是惜才吧,杨绛不是专业老师,但也尽量用最好理解的话跟陈晓峰分享自己的经验。
杨绛这番话对陈晓峰的影响很大,陈晓峰以后行事都不会再像之前那么单纯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止是要理解为能力更大要肩负起更多责任,而是要考虑到你的能力给别人带来的影响。
这里面还有一层做重大决定之前应该权衡利弊的意思,而不是单纯地理解为高人不应该娱乐人间,大隐隐于市,要出来做英雄。
就像之前的陈晓峰,他入侵别人的服务器为什么不受法律支持,虽然是在抓坏人。
他的这种行为就是有个人英雄主义在里面,有这些服务器的公司最后将会在服务器运营这一项一下子损失三分之一的收入,而这很有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到时候又有无辜的打工人要失业了,公司的确做了不对的事,但是当公司倒下的一瞬,他们也会受影响,这是一个。
如果是一次性倒塌一百个,一千个呢。
有多少人会失业,这么多人出来重新找工作,会不会对人才市场造成影响,竞争大了会不会引发人才内卷,导致工资单价下降,还有突然倒闭这么多服务公司,这个缺口要谁来填,崩塌的泡沫谁来接盘。
所以,英雄也不是这么好当的,没有详细的,完善的,温和的计划,还是尽量维持大体现状更好,以杀鸡儆猴为主,尽量缩小影响范围,要么就有能力解决后续影响,不然好心做坏事的概率更大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开百年的玄冰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陈晓峰设置的自动封禁还很恰当,但是同样的道理换个高度陈晓峰却自己想不到了。
第 40 章 陈晓峰的思想教育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