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陈晓峰在学校老老实实学习,过着三点一线的日子。
他爸妈在老家现在可忙起来了,本来他爸妈也是不看新闻的人,陈晓峰有报道他们看不到的,奈何亲戚朋友会看,村里的广播会放。
比如他二大爷,独居,耳背,家里没电视,但是他每天早上上街吃过早饭,必买一份报纸,然后就搬个靠背矮竹椅坐在自家客厅门口,旁边还放了条正方形高脚木头凳子充当茶几,老式搪瓷茶杯泡了一大杯红茶就放在上面,老花眼镜一戴,看报纸能看一上午。
陈晓峰马拉松联赛夺冠都印了照片了,他二大爷第一眼就看着这么眼熟呢,扶了扶老花眼镜,再一看介绍的名字,可不就是陈晓峰呢么。
他二大爷看报纸看到陈晓峰,这下他二大爷知道他的事了。
还有他七大姑八大姨的,看电视新闻,农村人看地方新闻看得比谁都认真,因为地方新闻会报道很多新型农村扶持政策,农民伯伯们还是很关心这个的。
电视上又看到陈晓峰了,这下七大姑八大姨都知道了。
村里还有广播,进行语音新闻播报,照顾眼睛不好,或者家里没电视的老年人。
这可是大杀器,这广播声音又大,而且顺着路还安装了好多个,确保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
这下子全村人都知道陈晓峰的事了。
陈晓峰拿了个马拉松联赛冠军在陌生人看来可能啥也不是,但在他们村可就出名了。
因为在这些朴素的农民心里,能上报纸新闻或者广播的,都是大事,能上去的人自然也厉害。
然后嘛,只要碰到陈晓峰他爸妈,都会夸上两句,而且媒婆上门把他们家的304不锈钢门槛都踩凹下去了。
陈晓峰都22岁了,在农村早到了能结婚的年纪,如果陈晓峰没上学,估计十八九岁就开始相亲了,二十岁就是孩子他爹了。
其实在陈晓峰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有媒婆上门,不过他爸妈一直都是拿陈晓峰还在上学为挡箭牌,给他婉拒了,现在好了,陈晓峰出名了,年龄也早到了,而且马上毕业了。
媒婆们再也按捺不住了,都怕来晚了就让别人挣走这个媒婆费了,没别的,双方孩子越好媒婆费当然越高啊,陈晓峰都上新闻了,这不是行走的钞票么。
陈晓峰条件越好,介绍的女孩子条件也越好,那谈成之后,陈晓峰他爸妈给的媒婆费也就越高,这是农村约定俗成的事。
媒婆费这种事媒婆不开口,就看你主人家的满意程度,要是人家介绍得很好,你媒婆费给得扣扣搜搜的,那你家肯定要成为村头神秘情报组织的十里佳话。
农村人除了庄稼没什么额外收入,介绍成一个,这媒婆费换成米够吃几个月的,起码少干一个季度的活,还能结人缘。
甚至有靠做职业媒婆过上小康生活的,比地里刨食可轻松太多了,可以想象他们对做媒婆有多热衷。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陈晓峰的爸妈的意志本来是铁杵,但也遭不住如此巨量的媒婆轮番上门磨。
这些媒婆也都是人精,先不问你想
第 33 章 五千块找来的头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