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八章 结构[2/2页]

民国草根 二宝天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与他接手的第三粮铺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这里的铺面又大,门脸又高,干干净净的,很是有些牌面。
      邵年时就站在街道的正中央,看着当中需要早早就打板儿的店家,已经在外边开始卸门板,窗板了。
      他稍微犹豫了一下,并不曾往街口的方向走,反倒是朝着人相对少一些街内行去。
      在穿过了七八家的铺面,即将要到往小街行去的转口处,果真就看到了他想要找寻的那家铺子。
      铺子的门面正在这条街的内街口处。
      在这条三岔路的边缘处,呈现出了一个浑实的椭圆形。
      那可以拆下来的柜台,三面都冲着街。
      这就让铺子当中卖的大多数的货物,都能摆放在最明显的地方。
      而这家铺子的正门口一侧,挂了一张硕大的旗番。
      一人多高的高度,既遮挡不了人的视线,还挂的特别的明显。
      这幡上书了四个大字。
      ‘初家粮铺
      不像是邵年时刚去的那家,还带着一个寒酸的第三二字。
      排排场场的,一看就是初家粮号在这里的主打产业。
      此时,日头还未全升,时候尚早。
      邵年时可以大大方方的绕着这个铺子转上一圈,感叹于这里的天时地利之后,这才又背起手来,继续往镇子东边的地方行去。
      他没停下脚步的原因很明确,因为他还没有找到,这个镇子之中最后的一家粮铺。
      也就是在主街之外的第二粮铺的所在。
      邵年时也不着急。
      他就沿着这条街慢慢的走着,瞧着四周的建筑渐渐的变得稀疏宽阔,瞧着每家的房屋都配上了红墙青瓦。
      在穿过了几个疑似镇中政府办公室的建筑后,就来到了一条小小的,不仔细找还真就不容易发现了小街之中。
      在其中发现了初家最后一家粮铺的所在。
      在它的周围有一家看起来挺不错的成衣店,一家传统的细点铺子,一家硕大的足有二层高的茶酒一体的酒楼,还有一处聊城最大的,以供往来客商们落脚的客栈。
      至于为什么第二粮铺可以在这些铺面之中生存?
      因为在这个不大的铺子的旁边,就是初家设立在聊城之中的一处商会会所。
      上边挂着齐鲁商会的分会办事处的牌子,应该是专门为了聊城的漕运码头而设立的。
      有着这样的关系,周围开着买卖的商人们,七八成都是这个商会的会员。
      这铺子的掌柜的什么都不用干,天天躺在那,都有人上门来买他的粮食。
      而且还是大批量的买卖。
      真心是比不了。
      也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见到了这个店铺,这第二粮铺的门面甚至都懒得扩的明显一些,邵年时就知道,他的经营之道,怕是一家都无法模仿的了。

第八十八章 结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