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小国祭祀都用这种胡舞呢!”
赵太炎看了看这些胡女,果然有穿着白衣高帽的胡女展示着奇怪的动作,像是祭祀。
看着这些白衣高帽,赵太炎突然想起了大佛寺里面的那个睿大师也是这副打扮,是以问道:“这些胡女是不是和摩尼教有关系?”
李一旦平时生活拮据,又不喜欢结交好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物,哪里知道这炫目的胡舞和什么有关。
冯表倒是知道一些,“我们大宋不禁外教,而且摩尼教已经入了道教,人常称之为明教。
据我所知,摩尼教的教义都已经改成了适合道教的老子化胡经》、《明使摩尼经》、《二宗三际经》等。
而且据福建的同科说,明教在东南流传甚广。依托道教,还吸引了不少士子们的认同,正在迅速发展。”
赵太炎道:“我听说过摩尼教,摩尼教虽然戒律森严,但蛊惑力极强。据我所知,太平兴国间撰写的《僧史略》把梁贞明六年陈州毋乙叛乱以及后唐、石晋时的相关叛乱归罪於摩尼党类。”
李一旦呵呵一笑,道:“赵兄未免危言耸听,不过是一个新兴宗教,难道他还能造反不成?”
赵太炎对这样的书生也没什么好感,反驳道:“我曾在济州大佛寺听过摩尼教的教义,摩尼教主张“二宗三际”之说。
二宗是指光明与黑暗,他们永远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也就是需要人们不断的去奋斗,同邪恶做斗争。
三际就是初际、中际和后际,分别指过去、现在和未来。它的教义认为黑暗侵入光明的领域,光明正在与黑暗做斗争,将来光明必定会战胜黑暗,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如今我大宋看似丰亨豫大,实则是烈火烹油。王荆公想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只是为天下所不容。
官家也想续绍圣之治,可惜大宋冗官冗兵冗费,以至于百姓积贫积弱。
如此一来,没有圣贤书教化的百姓就会相信摩尼教所描绘的黑暗,向往摩尼教所编织的光明。
由此,若是摩尼教的教首登高一呼,天下未尝不会陷入黄巾之乱!”
这番话赵太炎已经润色了不少,大宋虽然不会以言获罪。但言辞若是太过激烈,特别是涉及到了蔡京和徽宗,那么两人恐怕会将自己的头按在地上。
不少人注意到了慷慨激昂的赵太炎,但来到梁园的非富即贵。
他们对赵太炎的担忧视若无睹,只要自己过的好,哪里能顾得上大宋官家。
李一旦哼道:“真是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几年来,我大宋风调雨顺,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危机四伏!”
李一旦没有到那个位置,自然不知道大宋朝过得已经捉襟见肘。
相反冯表几人都是有所沉思,作为大宋的官员,自然知道大宋内部的情况。
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大宋是最贴切的,还好这些年西夏和大辽都同时腐败的不像样子。
否则大宋这座大厦,还真禁不起多少折腾。
第九十八章梁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