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农村也是不错的。
我在燕京大学上课的时候,曾经让班里的一位同学帮我发掘京城各高校有志于学习粪菌移植项目的优质学生资源。
我会和冯教授一起,继续将粪菌移植这个项目做大做强,彻底解决国内百姓肠道方面疾病的困扰。
同时,我也希望能在霍大哥的帮助下,建立一个医生培训体系。
或者说,我想成立一所学校,专门来培养针对中小城市和乡村的实用型医生。
培养的这些医生,都是掌握了医学基础知识,同时能熟练解决突发性疾病处理技能的医生。
当然了,在培养这些医生的同时也需要在各中小城市和乡村建立相关的诊所。
这个也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庞大的工程。”
此时,李楚安说出了他的这个想法,现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想要构建全国性的医疗实用体系,这个可真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
没有巨量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支持,根本不可能实现。
其实,李楚安想这样搞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目的。
那就是他能对全国哪怕覆盖到每个村的情况都有一个基本了解。
这样,即便是再发生病毒性肠炎这样的疫情也不可怕。
之前了解到那次病毒性肠炎可能是某个国家秘密研制的病毒,他们可能怀有什么不轨之心。
现在,只要李楚安能够,或者说无双国能够掌握到具体每一个村的基本情况。
那么,即便是再有那样的情况发生,也可以第一时间获知消息,并及时应对。
不管是什么病毒,只要发现及时,李楚安自信,以他的手段,完全都不是问题。
过了半天后,霍华德瞅了眼李楚安,随后又瞅了眼冯永正,给了他们俩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这个眼神,也只有他们三个能懂。
“楚安兄弟,你的想法不错,其实我们卫健委也早有此意,只是一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想法,所以就没有去落实。
现在既然你也有这样的想法,那回头咱们仔细聊聊这事。
等制定出合理的方案来,咱们就抓紧实施。
这可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呀!
我一定全力支持你。”
“呵呵,这件大事,就要有劳冯教授、刘院长、李院长、于院长还有楚安你们这些医者了。
你们挑大梁,我和曲总还有崔总这些商人,我们会尽力配合大家的工作。
如有需要,只管说哈。
兄弟们义不容辞!”
“赵总说得对,我们义不容辞!”
赵玉建和曲玉健这两位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作为李楚安团队的一员,他们时刻都坚信跟紧李楚安的步伐,绝对不会有错。
崔金秋就更不必说了,他现在本就是李楚安的手下,自从他追随李楚安的那一刻起,就已经选择了跟李楚安风雨同舟。
“好,那这事就暂时先这么决定了,回头咱们几个医者跟霍大哥共同商量一下方案!”
“好!”
......
李楚安想得挺好,不过一切可没有想象中那么美。
等待着他的除了诗和远方还有各种未知的危险和挑战,稍不留神就会万劫不复!
第415章 乡村卫生体系建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