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此去,是为了看着吴三桂,让他不能被满清策反?那你可知这其中的风险,你到时候一旦落入了吴三桂手中,他到满清岂不是就有了更高的地位?你对于朕,对于大明的重要性,他吴三桂是知道的!”
这是朱慈?R能想到的朱由检担心的地方,而且这个风险,他也早就已经想通了。
“父皇,吴三桂终究是我大明的臣子,是汉人,不是满人,但凡他有选择,都不会当真想要降了满清的,他是个聪明人,不会想不到要是我大明真的被满清所灭,他吴三桂怎能有那满清自己人的身份和地位?当年元人是如何对付我们的,他吴三桂心中明白,儿臣此去,风险自然是有,但吴三桂和他麾下的宁远铁骑对于我大明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个险,儿臣得去冒,所谓天子守国门,何为守国门,这不就是吗?”
朱慈?R不止一次提到过成祖的话,但这一次,却让朱由检再没什么可反驳的了。
如果说潼关并非是大明的国门,但山海关,却是实实在在的国门了,朱棣当年提出这句话,并且将大明的都城迁到了北京城,就是为了镇守这堪称大明国门的山海关。
如今山海关之外的八座城池,朱由检几乎是日日都在思索着这八座城池的名字。
锦州、宁远、松山、杏山、塔山、中后、前屯、中前。
就连写在纸上也能写出满满的一行的名字,到如今竟然只剩下了一个宁远,这的确是让朱由检时常有一种自己愧对先祖的感觉。
朱慈?R说的这些,他是相信的,要是吴三桂当真想要贪图满清给他的那些好处,他早就已经献出宁远,直接破关投降了,他手里的筹码其实已经足够了,但是他却并未这么做,那只能因为他是汉人,他并不想为满清效命,当然,除非万不得已。
朱慈?R去宁远,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万不得已的发生,不管宁远能不能守住,到底是守卫了宁远,还是夺回了其他城池,又或者是丢失了宁远,都是朱慈?R和吴三桂一起经历,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自然还会跟朱慈?R一道为大明做出最后的努力,绝不至于在孤
第103章 这才是守国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