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月娥先后瞪了儿子和山猫一眼,“别玩太晚了,早点回去。”
“好好好。”山猫毫无骨气,点头哈腰的把韩月娥送回到招待所。
之后他们四人到了王元旦住的地方。
王元旦和大赖子不是学生家长,所以他们只能住在校外的小旅馆。
进了房间,林一韩没说废话,“蛋哥,拿纸笔记录一下。”
王元旦立即拿出笔记本,坐得规规矩矩的等着林一韩说话。
“第一件事,猫舅,你明天给革安打电话,让你那个工商局的朋友帮着注册一家出租车公司,相关的手续让三哥去跑,他做这件事应该没问题。”
三哥就是三驴子,这两年通天路桥公司的工程活,大部分都是三驴子揽下来的。
仅就这一件事,山猫就对林一韩佩服的五体投地,三驴子干别的不行,跑关系找门路,那可真是一把好手。当初林一韩坚持要用三驴子,绝对算是人尽其才了。
现在三驴子拿的工资加提成算得上是通天公司里挣的最多的人了。他现在也洗心革面,踏踏实实在通天公司干下去。
王元旦工工整整的把林一韩的话记在本上。
“第二件事,蛋哥,你和赖哥在沪市玩两天之后,你们先别回革安,直接去津门,到津门一汽公司打听一下,夏利车的出厂价是多少?到时候你就跟他们谈,我们要买二十多辆,问他们有没有优惠,价格打听清楚以后,马上给我回个信儿。”
“是。”
“第三件事,猫舅,给二军打电话,让他马上在革安招聘五十名司机,同时制作统一的工作服,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王元旦一一记下。
“肥蛋,你这是准备要开出租车公司啊?”王元旦有点兴奋。
现在的革安,出租车很少,大都集中在站前地区,而且车况都很一般,除了拉达就是波罗乃兹,剩下的就是大发了。
由于车少,所以革安的出租车都很挣钱。
在这个人均工资都不足百元的时代,在革安打一次车最少也要五块钱,而且现在革安的出租车从来不打表,他们有自己的规则,同区就是五块钱,跨区就是十元,如果到郊区就是十五,绝对算是暴利行业。
所以在现在的革安,出租车车主全都是大款。
如果肥蛋真买了二十辆夏利回来,那在革安绝对算得上是头一份儿了。
可以想象,一旦这二十辆夏利投放到革安市场,说是日进斗金也差不多。
林一韩把事情交代明白后,就和山猫返回同济大学招待所睡觉去了。
王元旦和大赖子在沪市逛了两天之后,乘火车北上直抵津门。
几天后,王元旦的电话打到了同济大学招待所。
“肥蛋儿,我找到一汽了,跟他们问明白了,夏利车的零售价是七万八千元,如果买二十辆以上,车子的价格能做到七万五。不过一汽需要先付订金,而且想要提车还需要等几个月时间。”
林一韩早就把账算明白了,他现在手里有二百万零六千,如果买二十五辆夏利,那么总车款是一百八十七万五千元,还能剩十三万一千元,“蛋哥,跟他们订二十五辆,把账号报一下,我让猫舅马上给你们打订金。”
夏利车的事解决了,革安那边也传来好消息,通天出租车公司顺利注册成功。
现在万事俱备,就等着到时间提车了。
趁着山猫还在沪市,林一韩和他又去了一趟静安证券部,将剩下那13万全部买了股票。
此时沪市证券市场只有八支股票,也就是股民们俗称的老八股,爱使电子、申华电工、飞乐股份、飞乐音响、豫园商城、真空电子、延中实业和浙江
第143章 开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