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9章 成功入轨![1/2页]

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大脸猫脸大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木鸢,传说古代木制的形状像鸢的飞行器,又称……风筝。
      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做的。
      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
      鲁班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也曾制成「木鸢」,三日三夜飞翔不下。
      甚至《鸿书》行还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至于是不是真的,那就不知道了。
      毕竟想让纯木质的飞鸟飞起来,可不容易。
      但“木鸢”代表的飞翔梦想,也一直没有断绝。
      今天,一架“木鸢”起飞了,人们激动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不过木鸢号空天飞机升空之后并没有直接加速冲向太空,而是在天空盘旋,并作出从简单到复杂的机动动作,以此来检验飞机性能。
      这就是空天飞机的优势,它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水平起飞,并且可以做到普通飞机那样的空中机动。
      也可以用12~25倍音速的高超音速在30~100公里高的大气层内飞行。
      还可以直接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飞行器。
      在返回大气层后,可以像飞机一样在机场着陆。
      这种高度的便捷性和通用性,足以让它成为了优秀的空天往返运输工具。
      在木鸢号做测试的时候,指挥中心每块屏幕上都有不同的数据,工作人员都在一丝不苟的盯着数据的变化。
      这上面有温度、飞行高度、大气压力、飞机速度、燃料消耗情况、飞机密封情况等等众多数据。
      上面的数据中,哪怕仅仅是一个小数点后的微小变化,都需要详细的记录下来,甚至能引起现场技术人员的紧张。
      只要有一点不对劲,他们就会立刻让木鸢号降落,而不是带着问题飞向太空。
      同时,不管是在现场观看的人,还是在网络直播间观看的人,都不由自主的在关注着空中的那架空天飞机,看着那架灵巧的白色精灵。
      如果不在意天空中那台飞行器相比战斗机稍显圆润的外形,那它现在的展示动作完完全全就是战斗机的灵活动作,谁会想到它其实是一架可以飞出大气层外的航天器。
      尤其是它在空中来回穿梭引起的呼啸声,简直跟低空飞行的战斗机一模一样。
      人们之前见到的航天器往往都是大圆柱火箭、大肚子航天飞机,反正跟灵活和小巧沾不上边,哪见过这么灵活的。
      不过这长时间的盘旋和机动实验也让那些纯粹看热闹的人有些不解,让他们感觉这不会……就是一架飞机吧?
      众所周知,航天器的燃料非常宝贵,哪怕用了新燃料,但就这么在大气层里飞舞,剩余的燃料还能飞到太空吗?
      虽然它的表现不错,也很震撼,但是人们可是冲着“空天飞机”的名头来的。
      以至于很快就有人在网络上带节奏了。
      实用科技的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不过他们没说什么,因为他们最清楚木鸢号的能力。
      一会的功夫,工作人员汇报说第一阶段的实验数据已经全部收集完毕,可以进行第二步超音速实验了。
      总指挥就通知空天飞机那边:“木鸢,第一阶段结束,所有数据正常,进入第二阶段实验。”
      收到通知,木鸢号空天飞机不再做机动,转到预定方向开始加速。
      飞机加速之后飞向高空,眼尖的人能看到飞机“腰部”出现了一个锥形气云,然后飞机很快缩小消失在了观众眼前。
      “轰隆!”
      之后又传来一声巨响,人们知道木鸢号突破了音障。
     &nbs

第219章 成功入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