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9章 蓝星国风和中国风[2/2页]

十年歌手:从综艺开始出道 吐个泡泡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故听不太懂,或是需要想好久才发现自己曾在某篇古文杂谈中看过类似的典故词语。
      这种东西,初听起来有些新鲜,还感觉挺高雅。
      但是听多了,就有种昏昏欲睡的疲惫,大脑感觉都累劈叉了。
      换个角度想想,你听首歌还需要抱着古文词典手拿二十四史,每一句歌词好几句典故,不翻史书你都不知道人家唱的是什么。
      累不累啊。
      座位上,许多人硬撑着眼皮,听着耳边那如同催眠魔咒的歌曲,心里满是抱怨。
      我们就是一个打工的,你让我们听这些东西,是想要折磨我们?
      士可杀不可辱,这TM……得加钱。
      听一首还行,连续听九,哦不现在都第十首了,千篇一律的格式和晦涩难懂的歌词,真的很腻啊。
      同时也有几人,感觉自己有些摸清了田兴远的几分意思,脸色有些难看起来。
      他们作为文化素质不低的人,听这些国风音乐听不了几首都觉得又累又腻,那么换位思考,大部分观众呢……
      本来纪录片就注定收视不会太高,哪怕是在央台这种大台黄金时段播出,估计数据也乏善可陈。
      你又让人看剧情上并不是那么精彩的纪录片,又让人听晦涩难懂的国风歌,这不是把观众当傻子骗呢嘛。
      这能起到上面意图宣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他们听到现在都有点厌恶这些国风音乐了,你让观众怎么喜欢。
      虽说他们节目主体是纪录片,和歌曲关系不算太大,但是好的歌曲可以给纪录片提供热度加成buff的。
      他们特意找了那么多一线词曲创作者写歌献唱,不就是为的用歌曲和明星自带热度对节目进行宣传嘛。
      现在看起来,宣传怕是不太好宣传了,别几首歌把观众听睡着了就谢天谢地了。
      正所谓雅到极致不风流。
      现今的国风音乐便是如此,必须按照严苛的模版进行歌曲制作,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被国内乐坛认可的国风音乐。
      所以这不就一年不如一年了。
      八九十年代蓝星国内音乐发展初期阶段,听众能听的歌比较少,国风音乐属于巅峰期,现在大家选择多了基本没人听了。
      而观众长时间不怎么听国风音乐,其实对国风音乐也不了解,这才导致前段时间易鸣发布的两首歌曲缘分一道桥和本草纲目被认定为国风音乐的原因。
      听众觉得,这歌里有华夏乐器和华夏风格歌词,这不就是国风嘛。
      实际上,这两首歌还真不属于蓝星的国风音乐分类。
      要是真的算起来,这是属于地球上的符合三古三新的中国风歌曲,是地球上奶茶天王周董,根据前人经验,重新定义的中国风音乐风格。
      和现在蓝星国风音乐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最明显的就是,中国风更潮流现在,歌词更直白不晦涩,属于好听易懂且又蕴含华夏文化的那一种。
      而蓝星国风,则是有点像真正意义上的,守旧的偏古人音乐风格的歌曲。
      不是说不好,但想要流行非常难,就好比你现在让大部分听众天天听纯正的戏曲可能吗?
      戏曲口碑很高很好,这不用说,但问题是,那些夸这些东西高雅,传统文化,特别棒的人,可能压根根本不听这些东西,你翻翻他们歌单,一百首音乐里他们夸上天的钟爱的戏曲曲种,可能一首戏曲都没有。
      会议室中,田兴远看着众人那有苦难言的模样,心里大概有了数了。
      他知道,百年龙城这档节目,想要靠配乐来吸引观众的事情,完全成了天方夜谭了。
      他们连续听了几首国风歌曲,都觉得困倦疲惫,那些观众估计可能都是听个新鲜,然后等节目放完根本不会听第二遍。
      这还是好的,有些心急的观众可能根本连完整的一遍都不会听,觉得难听直接就会略过拉进度条。
      “希望剩下的两首歌,能有些惊喜吧……”田兴远看着文件里最后霍良翰和易鸣的还未播放的两首歌曲,心中叹道。

第89章 蓝星国风和中国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