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里又有了一个,整日里困顿不堪,越发觉得身子不适了。”
杨妃无语,不知道该不该说。
公孙洛性子直,百无禁忌,道:“娘娘,去岁孙道长就说过,您不宜再受孕,应该安心静养才是。”
长孙有些尴尬,不过她也知道公孙洛的性子,没有怪罪的意思。
这个年代,生孩子才是女人的主业,长孙纵然贵为皇后,也不能免俗。
“这个孩子出生之后,本宫绝不会再生了。”
这话说的很坚决,也不知道那位著名的兕子李明达若是听到了,会不会穿越过来喷自己的亲娘。
书房里,李世民总算是找到了一件值得称道的东西。
那是一块镇纸,通体浑然一体,长约三尺。
竟然是罕见的一块红玉削成,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好宝贝,就算是李世民也有些眼馋。
“好东西,哪儿弄来的?”
谢昭眉头抖了抖,笑道:“这是公孙家的陪嫁,臣看着喜欢,就拿来玩玩。”
李世民双眼一眯,这狗东西,怕自己抢啊这是。
“哦,原来是公孙家的陪嫁。”李世民唏嘘不已,道:“看不出来,剑客世家,也有如此珍贵之物。”
谢昭死不松口,道:“陛下若是喜欢,回头臣寻摸一块好玉,为您打造一个便是。”
呵呵!朕就不值得你谄媚一番?
“那倒不必。”李世民笑吟吟的道:“朕乃天子,怎能觊觎臣子家的东西。”
你已经觊觎了,这是又当又立啊!
“陛下说的哪里话?须知古语有云: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都是您的,区区一块玉算什么?
回头臣得了,一定第一时间送给陛下。”
滑头!
李世民惋惜的放下镇纸,面色不悦,道:“听说你在直道边上,又修了一条路?”
谢昭低头,细声细气的道:“左右都花了不少钱,再花一点也无妨。”
“呵呵!”李世民嘲讽道:“用精钢铺路,很有钱嘛!”
没错,谢昭在长安至洛阳的直道边上,顺手修了一条铁轨,还是双向的。
修一条铁路,耗费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堪称用金子在铺路。
一公里高速公路要消耗钢材500—1500吨、水泥4000~12000吨。
更何况其中投资的人力物力,更是不计其数。
现在的技术还不算纯熟,在修路的同时,可以不断磨砺技术,从而促进科技发展。
当然,修路的好处远远不仅于此。
随着一条铁路线路的建成、开通、运营,逐步走入百姓的视野,影响着百姓的生活。
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当地的交通情况密切相关,铁路铁的发展对于城市结构的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功能完善,促进产业聚集都有重要作用,可以说铁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铁路线路的建设加速了区域经济的融合,加强经济区之间的沟通联系,使城市交通公交化。
铁路建设投资巨大,对设备技术、制作工艺要求高,有效的刺激高铁相关产业技术设备更新、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铁路让世界越来越小,让城市越来越大。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些俗语都在阐述着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铁路通,百业兴。
谢昭修建这一条铁路,几乎是不计成本,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
至于火车的事情,谢昭还没有拿出来,毕竟蒸汽机这东西,还需要发酵一段时间。
但是双轨马车,却没有半分难度。
用不了几年,自己启发一下,说不定蒸汽机就弄出来了,然后慢慢改良,铁路系统自然慢慢完善。
不说火车,单单双轨马车的运力与速度,就不是普通马车能比的。
这是先天优势,朝长安暮洛阳的日子,不远了!
第170章 朝长安暮洛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