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四三章 劣根性[1/2页]

唐士无双 大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谢玄去的快,回的也快。
      去时白衣如雪,回时大修飘飘。
      潇洒而又残忍。
      “博陵崔、长孙氏,还有孔家的人。”
      谢昭眉头一挑,冷笑道:“贼心不死,他们是如何追到咱们的?”
      谢玄幽幽道:“他们也算是下了血本,沿途都有布置,以飞鸽传书。”
      “也就是说,在咱们从长安出发之时,他们已经在可能经过的路上,全数都布置了杀手。”
      谢昭若有所思,道:“看来他们的力量,还是不容小觑。”
      “岂止!”谢玄笑道:“咱们这一路并无掩饰踪迹,他们有这个反应也是应有之义,只是这速度太快了些。
      所以,这些人,可能本来是为别人准备的。”
      谢昭一怔,旋即呵呵一笑,道:“看来,除了我,他们还对别人除之而后快。”
      “李世民!”谢玄干脆的道:“这些杀手虽然不知道要杀谁,但是可以从蛛丝马迹之中,推测出来,他们原本要杀的,很可能是李世民。”
      谢昭皱眉,道:“刺杀皇帝,显然他们对改朝换代这种事情,已经习以为常。
      若真是为了刺杀李世民,说明他们在前隋灭亡之时就开始布局天下。”
      “处处杀机!”谢玄点头道:“李家的人若是不听话,就换一个听话的,就像是隋炀帝,不听话就换李家来。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才不会在乎谁做皇帝。
      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皇朝。”
      谢昭抬头,双眸微眯。
      一般世家大族出来的子弟,所图第一为其家,第二为国。
      而且家族子弟都比较保守,因为他们已经拥有很多利益,办起事来就会瞻前顾后。
      比如刘邦造反,在沛县,萧何曹参皆望族出身,名望也比刘邦高得多,他们却推举刘邦这个区区亭长为沛公。
      就是因为当时反秦大业不明朗。
      如果失败,主谋全家一个跑不了,从犯或许可以保全家族。
      赢了可以得国,但是输了要赔上全家,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他们还是选择家族。
      还有汉末三国诸葛家,诸葛诞投魏,诸葛瑾投吴,诸葛亮投汉。
      这样无论哪方赢了,诸葛家总是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家族多了去了,比如唐末的崔家,裴家。
      而这也是一个家族能延续数个朝代的原因。
      可以看出来,当逢乱世时,家族子弟想的永远是家族利益。
      他们多方势力投资,或者推一个领头人,回避最高危险,目的就是能让自己的家族延续下去。
      再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典型的门阀政治时期。
      这一时期,家族已经发展到可以废立一国的地步。
      比如东晋王朝之所以能在南方站稳脚跟,就是因为南方的王家,谢家支持司马家,就连东晋生死存亡的淝水之战也是谢家主导的,并非东晋帝国。
      这个时间段,世家门阀已经膨胀到能轻松废立一国的地步。
      再比如关陇贵族集团,宇文泰能建立北周,就是因为得到了关陇集团的支持,但是仅仅过了数年,关陇贵族集团就又推举了一个代言人杨坚,兵不血刃就灭掉了北周。
      所谓“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在魏晋南北朝,天下就是士大夫的,天子只是他们的代言人。
      这就是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皇朝。
      但是这种情况没有长远。
      隋唐以后就不一样了,首先,隋文帝深刻认识到了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因此他和隋炀帝两代,做的最主要的事就是弱化世家大族的影响。
      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科举,其最初目的就是从民间取士,摆脱世家大族对朝廷的影响,对国家人才的控制。
      而且隋末动乱,是从三国到隋朝,整整四百多年来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大乱。
   &nb

第一四三章 劣根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