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一五章 授课[1/2页]

唐士无双 大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算学,是一切的基础。”
      谢昭面色严肃,对着讲台下的学生们,开口道:“小到最细微的细菌,大到山川河流,乃至日月星辰,都可以用算学计算出来。”
      “一加一固然很简单,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而不是等于三?”
      “再比如,为何地势西高东低,河水从西往东流动?”
      “再比如,如何计算大唐的赋税,这其中商税占了多少,哪些商业最为繁茂?”
      “诸如此类,都在算学的范畴之中。”
      谢昭这些话有些扯淡,当然,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在扯淡,他只是想让这些学生对算学有兴趣罢了。
      一个学生举手。
      “这位同学,请问。”
      “老师,国朝取士,以四书五经为最,明算科出来的学子,不过是入户部做一小吏罢了,算学要真有这么有用,国朝为何不重视?”
      谢昭笑了笑,道:“咱们举个例子,十万大军出征,需在外征战五个月,这五个月,需要多少粮草?多少兵器?多少民夫?”
      学生们默默计算了一下,许多人给了个数字。
      谢昭颔首,话锋一转,道:“若是交战,兵器损失如何算?粮道被劫如何算?”
      “自然是补充。”一个学生答道。
      谢昭再问,“若是将领贪墨又该如何?”
      “杀!”那学生昂首,道:“国朝钱粮,是用来征战的,贪墨者,当斩!”
      这是个杀星中的学生啊。
      谢昭含笑,道:“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王玄策,洛阳人。”
      谢昭一愣,这么玄学的吗?随便收一些学生,就弄了这么一位出来。
      一人灭一国大牛,在大唐将星璀璨的年代,也没有多少人有这个本事。
      “坐下吧!”
      谢昭笑了笑,道:“将领贪墨,固然要彻查,要严惩,但是大军在外,依旧不能断了供给,这时候,就需要筹算,需要多少粮草,才能让大军无后顾之忧。
      所以,为将者,不能不懂算学,否则连麾下有多少人马,兵种如何都搞不清楚,如何能打胜仗?”
      “打仗嘛,人多不就行了?”一个学生开口道。
      这是个有勇无谋的。
      兵力优势固然可取,但是数十万大军的国战,两军对垒,真正在战阵上互相砍杀的,不外乎就是最前面的万把人,他们死了,后面的人才能有机会继续杀敌。
      所以,兵力优势,在国战面前,其实算不得优势。
      某些时候,悍卒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古今往来,罕有以弱胜强的战例,就算是军神李靖,一生用兵,也是稳扎稳打。
      还有兵仙韩信,一句“多多益善”,更是人尽皆知。
      不要拿诸葛亮赤壁破敌来说话,赤壁大战,其实跟诸葛亮没啥关系,那是人家周瑜的功劳,被罗贯中那个不要脸的按在了诸葛亮身上罢了。
      周瑜借助长江天险,天时地利,这才让曹操铩羽而归。
      至于那一把火,放没放都是个谜。
      “兵力优势是一方面,但是如何善用兵力优势,却是一个合格的将领该做的事情。”
      谢昭笑道:“举个例子,若是敌军溃败,我军该如何追击?是一拥而上,还是用骑兵,还是用步卒?
      若敌军的从兵败之地返回老巢有七十五里,速度为二十里每个时辰,我军追击速度为二十五里每个时辰,能否再敌军返回老巢之前追上,并歼灭?”
      那学生苦恼道:“老师,追击就是追击,何须这些?”
      谢昭笑了笑,在黑板上列了算式,计算了一下,道:“我军只需一刻钟,便能追上敌军,继而歼灭。”
      学生们看着那个算式,神情恍惚。
      尤其是王玄策,双眼亮

第一一五章 授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