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谢昭带着一群小孩,浩浩荡荡的挨家挨户的去打秋风。
第一家就是李靖家。
李靖没了灭突厥的大功,倒也不怕李世民忌惮,显得丛容的很,滋润的很,没有那么谨小慎微。
“子慎啊,”李靖乐呵呵的道:“某还以为你被吓着了,这辈子都不会进长安了呢。”
“那哪能?”谢昭眉头一挑,道:“蝇营狗苟之辈,也能吓着某?若是再来一次,某一定杀个片甲不留。”
“哈哈哈.....”李靖大笑,道:“这才是少年该有的风采,那些人潜于暗处,连杀人都偷偷摸摸的,如何能成大事?”
谢昭微笑,一脸矜持。
张红拂在一旁,笑吟吟的道:“说起来还要多谢子慎,德?这个混小子,如今也知道孝敬父母了,都是子慎的功劳。”
谢昭连道不敢,对于这位鼎鼎大名的红拂女,他还是颇为欣赏的。
所谓夫妻一体,过着过着,就会越来越相似。
张红拂与李靖一般,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心机手腕,那都是不缺的。
当年李靖参加了李唐的军队,屡立战功,此中红拂女自然是功不可没。
她不但善战,且机智,故而为夫君李靖的屡立战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后她中年病逝,夫君李靖痛失爱妻,自是哀伤不已。
李世民还命魏征撰写墓志铭,并自己亲手题下“大唐特进兵部尚书中书门下省开府仪同三司卫国公李夫人张氏之碑”的碑名。
这等传奇人物,谢昭自然是尊敬的。
李德?在一边嘿嘿傻笑,如同所有被大人夸奖的傻小子一般。
李靖看了一眼李德奖,哼了一声,对于玩世不恭的次子,十分不满。
张红拂会意,笑呵呵的道:“子慎,你那书院,何时开学?”
“上元节过后吧。”谢昭闻弦音而知雅意,道:“届时,德奖也可以过去就学。”
李靖夫妇大喜,李靖沉着脸,道:“还不过来拜见。”
李德奖有些生无可恋,长安的日子多好,想去平康坊就去平康坊,想去教坊司就去教坊司。
爹娘去了几日南山,自己可算是享受了一把纨绔的日子,这要是去南山上学,那地方鸟不拉屎的,有什么意思?
不过他不敢违逆爹娘的意思,硬着头皮过来拜见一番,一脸不情愿。
谢昭微微一笑,孩子嘛,缺少社会毒打,多打几顿就好了。
棍棒之下出孝子,古人诚不欺我也!
李德奖心中还是很不服气的,谢昭的年纪并不大,与大兄李德?差不多,凭什么可以做大兄的老师,而且把大兄收拾的服服帖帖?
要知道,大兄当年在长安城也是风云人物,章台走马,只是寻常而已。
如今回到家,就躲到自己的房子里瞎鼓捣,也没见他鼓捣出什么东西来,叫他出去游玩都不去了。
到了南山,一定要拆穿这个欺世盗名之辈,还自己自由。
程咬金家就很有意思了,被拉着观赏了一趟舞槊,然后大把的金叶子撒了出来。
至于魏征家,就更有意思了,魏叔玉这家伙如今改头换面,见谢昭来了,就很得意,跟自家老娘吹嘘老师的厉害之处,把谢昭夸的那叫一个天花乱坠,脸都红了。
魏征在一旁直撇嘴,觉得自家的儿子愈发的胡闹了。
不过裴氏倒是很喜欢听,如今家里也发达了,金叶子那也是早就备好的,再也不用被亲朋好友吐槽穷酸了。
眼见着大把的金叶子被带走,魏征的嘴角直抽抽。
家里钱管的严,他出门喝个小酒,都只给几文钱。
其他家也都大同小异,只是到了杜家的时候,出了一些波折。
大家虽然是盟友,但是杜如晦忙得很,除了几次关键会议,几乎不出面。
而且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年纪已经大了,与南山一系也没什么交情,次子杜荷虽然被送去了南山,但是耐不住寂寞,早早就跑了回来。
杜如晦也没在意,但是杜荷不同,他最近与
第九十五章 嚣张的杜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