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秋风打到老道头上了,你也是没谁了。”
孙思邈没好气的从袖口摸出三枚金叶子,想了想,又收回了一枚,道:“你小子都要成亲了,还要什么压岁钱。”
谢昭顿时急了,道:“老孙,你这就不够意思了,某才十七岁,怎么就不能收压岁钱了?”
说罢,伸手就去抢那枚金叶子。
孙思邈虽然老,但是身手不俗,势如闪电,把金叶子收了起来,让谢昭抓了个孔。
他笑吟吟的把两枚金叶子放在了李承道、李婉顺手里,道:“拿去拿去。”
兄妹俩齐齐躬身,道:“谢谢孙爷爷。”
谢昭翻了个白眼,哼声道:“算了算了,某不跟你一般见识。”
孙思邈呵呵笑道:“等老道的儿子出生了,一定要遍邀好友,这份子钱,说不定就能让老道发财。”
这话一点都不假,孙思邈要是真这么干,只怕长安闻风而动,无论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都想过来给老神仙磕个头,顺便祝福一下小神仙。
至于钱财,那肯定是少不了的。
谢昭还要去长安打秋风,就没跟孙思邈多聊。
马车里,李承道有些别扭,道:“老师,咱们为啥非要去长安拜年,不去也行啊。”
说实话,他是不愿意去的,更何况长安的第一站就是皇宫,而且还是自己的阿翁,他一想到阿翁那副落魄的样子,就有些伤心,不愿意面对。
万一阿翁让自己造反可怎么办?
“你懂啥!”谢昭抱着手炉,懒洋洋的道:“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事,归根结底,是做人,咱们这个国度,是个人情社会,礼尚往来,那是必须的。”
李承道苦着脸,道:“老师,这岂不就是逢迎?”
谢昭决定教育一下自己的大弟子,于是抖擞了一下精神,道:“有的人终其一生不过是寻找能一起进步玩乐、互相理解的人!此人有可能是关系较好的同僚、朋友、夫妻。
虽说人是独立的个体,处于社会的沼泽中,不得不与周围的圈子有各种关联,所以就有了人情世故。
如果一个懂得照顾别人情绪,很好的尊重理解人,可以指点迷津,又不过分追根究底,很难找吧。
遇到一个良师益友那是很难的。”
李承道愕然,不解其意,道:“夫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
谢昭呵呵一笑,道:“人这一生,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每个层次的满足对于目前的人来讲都不容易,先是温饱、再是衣食住行,而后是想办法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以及自己被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自由。
在衣食住行没解决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隐藏一部分需要,如自由度、安全感、仪式感等等,只是隐藏、并不是不需要、只是没达到迫切的需要。
衣食住行属于低级需要,是可以具体化,可触知的。
安全感与尊重没法量化,就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人处事的度,人情世故、礼尚往来,说说简单,做起来挺难的。
有人只懂偷偷捡便宜,不知何而为往何而为来。
有人深谙社会规则,懂得人情世故,并能适时散财培养关系。
社会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为什么有些人一帆风顺,有些人又抑郁不得志呢?和自己的处事有关系,处事方式也代表了自己的格局。
承道啊,格局!格局很重要!”
李承道似懂非懂,有些晕乎乎的。
谢昭继续道:“还有个理论:财聚人散,人散财散;财散人聚,人聚财聚。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奇怪,你拼命想抓住一件东西,却必须首先放弃它,而你拼命抓住的东西,却往往消失得更快。
这大约就是辩证法和对立统一规律吧。
钱财也一样,拼命想抓住,一丝一毫都不放过的人,却从来就不能获得什么真正的财富。
财聚人
第九十一章 人情世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