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被训斥一通,回到了寝宫,他很想找长孙氏倾诉一番,可是却没有找到,因为长孙氏去了南山。
这一夜,李承乾失眠了。
谢昭睡得很香甜,在梦里,他看到了未来,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城市里,红男绿女们肆意挥洒着青春。
这是梦,却又似乎不是梦。
他睡了很久,一直到日头偏西,才从美梦中醒了过来。
洗漱、用餐、处理文件。
他对于这种生活,已经习惯了。
没有人问他电从何来,电线是怎么做成的,灯泡是怎么做成的。
大家都似乎觉得理所当然,这让谢昭有些伤感。
没有求知欲,何来进步?
午后四点钟声响起,谢昭终于处理完事情。
郑观音走了进来,很直接的道:“子慎,你对太子是怎么看的。”
怎么看?不看!
还是那句话,三岁看到老,能回头是岸的毕竟是少数,而这些少数中,皇二代绝不在其中,就算是富二代,也是凤毛麟角。
李承乾是被寄予厚望的,因为出生于承乾殿被取名为李承乾,有长孙皇后所生,这可是李世民最爱的女人,也是对李世民影响最大的女人。这个名字也寄托了两人对儿子的期待与盼望,承乾,承帝位,领乾坤!
不过太子李承乾是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才册立的,而当时的太子李承乾也非常争气,年仅八岁就已经成了一个集赞誉于一身的人。
在年幼时期就被称赞为聪颖,甚至在十四岁的时候被李世民命写一篇治国之策也被认为很有价值,甚至李世民还得意地炫耀。
由此可见,李承乾早期的教育也是很成功的,不过看看李世民给他配备的师资团队,房玄龄,孔颖达等等,一个个都是治世经邦之才,在李承乾幼年还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时候还是可以有较大的影响的。
但是,再大的影响,对孩子影响对大的人就是孩子自己的父亲,孩子会模仿父亲的一举一动,而且生在皇家之中,李世民作为一个帝王一举一动都是有深意,每一句话,每一个旨意都是有其背后内涵的意义。
李世民做父亲最大的失败在于他本身就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父亲的位置,他始终是觉得自己是千古一帝,所以,他将自己在政治上的做法用在了自己的子女身上,他玩起了权衡。
在古代,礼仪制度是非常有讲究的,太子也好,亲王也好,皇帝也好,都有符合自身的礼仪规格,越阶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但是,李世民立了李承乾为太子,给了他应有的礼制规格与待遇,但是因为宠爱李泰,见李泰的礼制竟然提升的跟李承乾这个太子几乎差不多。
李世民在早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对自己大哥,三弟做的事情深深的影响着李承乾,自己的父亲是这么登的位,现在自己的弟弟以后会不会这么对待自己?
再加上后来长孙氏去世,还缺少父爱,虽然年幼的时候深受大人喜爱,但是李承乾在十六岁之后基本都是在大臣们的弹核与呵责中度过。
没有母亲的爱护与教导,而且还患上了腿疾,这使得李承乾性格越来越乖戾,他没有李世民那么高的眼界与那么广的胸怀,在不断地被严厉的言辞刺激之后,他竟然干出了刺杀自己老师的事情。
甚至说出了自己成为皇帝后,一人反对我杀一人,十人反对我杀十人的话语,这深深使得他自己在朝堂上失去了人心,毕竟没有一个臣子愿意辅佐一个暴戾不听谏言的皇帝。
这在古代史失去人伦的事情,这个时候朝堂上已经有大臣开始提出要废除他的太子之位,另立太子,但是李世民自己就不是太子登的基,就更不可能同意另立太子了,不然自己之前的行为就不是平叛登基了
第八十章 某不喜太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