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酒楼。
李世民与谢昭相对而坐,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相伴。
桌子是八仙桌,谢昭特意打造的好东西。
毕竟对于一个酒楼来说,用案几实在是太过浪费空间。
南山酒楼的生意这么好,就拜访几张案几,实在是太浪费了。
“好生繁华啊!”李世民幽幽叹道:“一日万贯,你赚了不少钱吧?”
“殿下您才是大股东。”谢昭笑道:“其实殿下说的不对,一日万贯那是五日前的事情了,昨日的纯利润,达到了两万贯。”
李世民手一抖,酒水泼出来了一点。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耷拉着脑袋不说话。
因为他们三家都有不到半成的份子,算下来一日也有两百贯的收入,一个月就是六千贯,一年就是七万两千贯。
这是个什么概念?他们的投入,基本上一年就翻了近七倍。
而且这还是按照现在利润算的,这才开业几天?大头还在后面呢,最近可是有不少世家大族,开始接触各店铺的管事,他们看重的,自然是纸、糖、酒、肥皂,这四种可以量产的好东西。
到时候可就不是一日两万贯了,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他们都不敢想。
要知道,大唐去岁的岁入,把绢算上,满打满算才三千万贯。
而他们这几家产业,一年最低就有七百万贯的收入,五分之一的岁入啊!
啧啧!
谁不眼红?谁不想掺一手?
要不是他们下手早,只怕根本就没有机会。
李世民加了一块羊肉,慢慢咀嚼着,叹息道:“终究是过于奢靡了,这么一盘羊肉,就要两贯钱。”
谢昭微微一笑,道:“独一无二,自然价值不菲,不过奢靡有奢靡的好处。”
四人同时看向他,魏征最近正心烦自家要发财的事儿,恨不得把玉佩要回去,不要拿半成份子了,闻言当即阴阳怪气的道:“自古以来,都说勤俭持家,奢靡无度何来好处?多少帝国,就是亡在了奢靡之上?”
魏征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最近天气愈发炎热,长安城中人口众多,更是闷热无比,在家坐着都能出一身汗,南山也差不太多,谢昭为了消暑,就写了硝石制冰的法子,几家分发了一下。
魏征一看还有这等好事?于是尝试着实验了一下,不由大为惊奇,整日里下了值就在家里抱着冰块消暑。
有个御史恰好来魏征家请见,看到了书房的一大块冰,于是就怒斥魏征奢靡,甚至在朝堂上弹劾。
这事搞得魏征下不来台,当场表演了一番硝石制冰,堵住了众人的嘴。
不过硝石制冰的法子,也就流了出去,让几位打算靠着硝石制冰打算大赚一笔的公侯气急败坏,差点当场干掉老魏。
这算是一件好事,谢昭也没打算靠着这点小手段发家致富,夏天能少热死几个,也算是自己的功德不是?
谢昭夹起一片竹笋,幽幽道:“竹笋羊肉这道菜味道鲜美,想要做出这道菜,需要购买新鲜肥羊,贩羊者获利,需鲜笋,贩笋者获利,需各种香料,贩香料者获利。
而获利者,必然需要消费,于是他们需要购买生活物资,长安商家因此获利。
商家获利,缴税自然会增加,于是大唐获利。
大唐有了钱,可以修桥补路,大兴教化,于是普通百姓获利。”
李世民四人目瞪口呆,还可以这么算的吗?
魏征皱眉道:“人人获利,莫非就没有人损失吗?”
“有啊!”谢昭把竹笋塞入口中,细嚼慢咽,吞了下去,笑呵呵的道:“比如魏公,就会纠缠着某不放,于是魏公便会心神疲惫,这也是一种损失。”
“哈哈哈哈!”李世民三人朗声大笑,魏征起的吹胡子瞪眼。
“您的玉佩某已经收藏好了,断然不会还给您的,所以,您就死了这条心吧。”谢昭促狭的道:“再说了,您也是一大家子人,不为自己考虑,叔玉、叔瑜两位世兄,也要成家立业不是?总得需要钱财吧?”
魏征勃然大怒,“当初见你可怜,才给了你一块玉佩,谁知道你转眼间就挣出偌大的家业!老夫身为大唐之臣,又是谏议大夫,家财巨万,朝臣如何看待老夫?天下人如何看待老夫?”
谢昭双手一摊,无奈道:“关某何事?某只是照章办事,这事儿房相、杜相可是见证人,您不能赖在某身上。”
房玄龄闻言,笑呵呵的道:“昨日收到蓝田县崔云的奏表,说是要建造砖
第三十二章 奢靡的好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