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你方文静就是有福,就是吉人自有天相喔。”
“老公,别高兴得太早,八字还没一撇呢?不知校长同不同意哦?”
“陈书记是1950年6月就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有功之臣,说话分量大着哩,这事他出面办啊,准成。不信,你走着瞧。”
1973年9月1日,方文静终于走上了讲坛,当上了山坳村孩子们的园丁。可是每月仅有十二元的工资,且要起早摸黑地赶上课,家务事一大摞都得平和帮忙才能干完。而平和每天要参加小队里的集体出工,争取劳动工分才得以分一点粮食,养活五口之家。
方文静每日看着愁眉苦脸的丈夫,瞅着脏兮兮的房间,瞧着黑不溜秋的灶台,闻着孩子身上散发着臭味的衣服,心情颇为沉重地说:“平和,家里三个孩子要带,地里的活要干,猪栏里的猪要养,而学校的老师缺编,我每天都是满堂灌,站得腰杆子都难以挺直,喉咙也都嘶哑了,而晚上还得赶着编织草帽,我实在忙得喘不过气来呀,而你每天还绷着一张抑郁深沉的脸,我受不了啦。”
陈平和垂头丧气地说:“文静,我也累得快撑不住了,仅仅六个月的时间,你我都?C了一圈,不成人形了。孩子蓬头垢面的在外面走,招来闲言碎语,有失我们的颜面啊!是不是这个学期结束后,回家算啦?”
文静若有所思地说:“平和,我也在思忖此事呢,我每天见缝插针地编草帽,每月也能挣十二元啊,况且还能带好孩子,干好家务,上山砍柴,下地种菜,拔草养猪,而你也不用那么劳累。只是代课教师不知今后有没有出路?这个职位来之不易,这么轻而易举地放弃了,陈书记会不会数落我鼠目寸光,妇人之见啊!别人会不会说我们不识好歹,不知感恩呀?”
陈平和唉声叹气道:“今后的事谁能料到啊?我又不是诸葛亮,关键是眼下都难以撑过去。再说陈玉琰出年也得上学了,总不能待在家里带厌余啊?倘若把身体搞坏了,把玉琰耽搁了,还有什么将来呀?还有什么比培养孩子更打紧的事儿哟。”
文静点点头说:“你说得也在理,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孩子是未来的希望,目前都难以支撑下去,还谈什么将来呢?上完这个学期就不干了,到时跟陈书记吱一声,同校长打声招呼就得啦。”
陈平和大声说:“好的,就这么定喽。若是今后代课老师有出息,你也别后悔埋怨我目光短浅哎。”
文静苦笑道:“一起商量决定的事儿,怎么会怪罪你一个人呢?代课日后有盼头也说不定的,可是生活得着眼当下呀!既然决定了,就没啥可犹豫不决的啦。”
陈平和坦然地说:“那是,毕竟是老初中毕业的,说话句句在理,令我佩服。”
渐渐长大上学的孩子们,目睹父母终日早出晚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给自己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心里着实难受。
第11章 起早摸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