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子,我用脚踢了几下她的屁股,女儿一闭眼,竟然说了句:“你脚贱啊!”噎的我半天说不出话来。那次我带女儿一起乘坐弟弟家的车回家,途中说起女儿的叛逆,弟妹也帮着我劝。说到生气处,我说女儿是我白疼了,她以后爱咋样咋样,我是不管了。小时候我那么疼她,真没想到她现在这样对我。女儿歪着头,看着窗外,虽然没有顶嘴,但是我看到她眼里已经流出了泪花。就这样,在我的唠叨下,女儿成了出气筒,似乎也被“传染”,也养成了反复无常的性格。如此种种,我越想越不对劲,不行,我得去找女儿。
不知何时,天空中已经落起了雨。踏着泥泞的小路,我一路呼喊着女儿的名字,一路找。围着小区找,踏着女儿上学的路找,也在屋檐下打女儿同学的电话,拨打亲戚家的电话,结果都没有音讯。天已经很黑了,在我跌跌撞撞的想放弃时,在一个小亭子下,我看到了一个蜷缩着,小小的身影,我奔过去,一下子跌倒了。原来是女儿。我们抱在一起,相互说着对不起,失声痛哭。
回到家后,我与女儿进行了长谈,我检讨了自己,告诉女儿,自己以后一定改,改掉唠叨的坏习惯。女儿也说了一些从来没有对我说过的知心话,她不好意思的坦诚,自己自律能力差,不懂事,以后会做一个妈妈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做个好孩子。
之后,我买来了很多书籍,学习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方法,也通过网络学习有关的搞好亲子关系的秘诀。通过学习,我才明白,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特别强,总希望能摆脱父母的”束缚”,不再听父母的唠叨。而我恰恰用自己的唠叨给女儿上了紧箍咒,她能不烦,不逆反吗?而我也意识到父母的唠叨酿成的苦果:唠叨不仅使家长失去倾听的机会,还会使孩子失去对家的眷恋,产生不自信与被控制的感觉,在内心带来巨大心理压力。是啊,唠叨就是一种变相的比较和贴标签,让孩子总感觉到不如别人,轻者会伤害亲子关系,重者则可能使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做法。
后来,对女儿,我开始放手,因为我知道成长是慢的过程。有些事情,是需要她自己去拿主意,去亲自体验的。或许这样她会走弯路,但我相信她经历过风雨,会收获更多宝贵的经验,定会更成熟。我总是多鼓励女儿,既少批评她,即使批评也是委婉的。是的,我平时的“唠叨语”都被我扔进了爪洼岛去了,而女儿也越来越体贴,越来越懂事了。
我也终于明白,爱应该是宽容、宽松和宽厚的,而不是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指手画脚。尊重孩子,少“说”多“听”,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和认同。虽然唠叨里面藏着爱,但我决定以后再也不唠叨女儿了。正如女儿所说,她会用自己越来越优秀的表现,为我的“唠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133章女儿嫌我太唠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