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0章祭祖情结[2/2页]

柽柳花开 花开有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该记得你们可得记住了。我们“唯唯诺诺”地应着,但心里却笑父亲的迂腐,还信这个。但看到父亲的笃信不疑的样子,我们又不忍心伤他的心。
      到了年关,父亲就会挂上自己做的“族子”,“族子”两边还配上自己剪的花花绿绿的纸;桌子上则摆满了好多盘美味佳肴,水果,鸡鸭鱼肉;桌前的地面上,则铺上了崭新的红布。
      一切就绪后,腊月三十是“请先人”的日子,父亲就会郑重地去村口,一边烧纸,一边念念有词的,然后逝去的先人被父亲“请”来了。
      年初一,父亲哪里也不去,就在家守着“先人”,等着拜年的同辈、晚辈的家人及乡亲们。听着大家一声声的“新年好”,看着他们跪在桌前的红布上,认真地磕三个头。在父亲,那才是欣慰。
      这样一天下来,到底多少人磕了多少头,估计父亲也算不过来,但他知道,大家都像他一样,也在心里为自己的先人祈福,这就足够了。
      初二是“送先人”的日子,父亲同样去村口烧纸,最后撒了花花绿绿的纸,端走了各个盘子,拿起了红布,然后一边把“族子”卷好,放好,一边很满意地说,“今年很好,谁磕头磕得很实在,没想到今年谁也来给磕头了;哎,这请“族子”的事,或许到我这辈就结束了,你哥哥肯定是不会请的……”
      我想,父亲的请“族子”的行为,或许是迷信的。但在我,更愿意相信这是父亲的一种寄托哀思的方式,既然他觉得好,继续下去,也未尝不可。是的,父亲的这种方式,就如我们清明节扫墓一般,是一种祭祖情结,再平常不过了。

第120章祭祖情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