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八章 张老伯寿终入黄土 王正阳…[1/2页]

阳光下的平阳府 雨润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老爷自洛阳新进的一批杭缎卖完了,心急火燎地要进货,却是忙得脱不开身。
      对王正阳念叨:“货不断地进出才有银子赚,手里没货、没流水,买卖就算歇了。”
      终于,又自潞安府进了一千匹潞绸,晓行夜宿运到洛阳,见到梁掌柜。
      有了几次交易,两下无需多讲,货货相抵。潞绸这两年涨了点儿,杭缎则跌了些,梁掌柜补了高老爷差价。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一切办妥,高老爷自是又去怡春楼。
      王正阳说在客店候着,然而,高老爷已是觉得这样的伙计在身边踏实。
      “我与梁掌柜自去乐呵,你若不愿,便在楼下等。真是少见,大把银子给你花着,锦衣、花姐给你用,还有往后退的。”
      王正阳在楼下要了一壶茶,看着楼上、楼下的粉头们勿忙地进进出出,心里感慨,这种地方,金银真如流水。
      想想东外城内外土房里的人们和自己爹娘过去的光景,不由叹了口气。
      那个叫春荷的粉头居然在二楼认出了他,笑着招手让上去,王正阳摆摆手,指了指自己的茶壶。
      两车杭缎覆上油布捆扎好,高老爷和王正阳抖擞精神,从洛阳城的北市出了安喜门。
      安喜门之外依然是瓦屋成片,店铺林立。
      再往北走是宽阔的官道,两边杨柳葱笼,出城和进城的行人、车马络绎不绝。
      对面来了三匹马、两辆车,远路而来的人和车马自然都挂着风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前面一人头罩网巾,黄白脸、剑眉凤目、中等身材却是精干结实,鞍前搭着褡裢、挂着刀。能把刀挂在外面的自是官家人,此人正是杨伯雄。
      后面骑马的是叶明堂和林响峰,再后面的马车里是杨伯雄的大娘子和三个孩子,及一些值钱的家什。
      杨伯雄已将大娘子住的宅院卖掉,带着四口人举家迁往洛阳,三匹马的褡裢里分装着一千两黄金。
      刑捕司的大头领,因为爹的原故,王正阳自然认得。
      车马南北相交而过,王正阳见车的侧帘掀开着,有孩子和女人的脸露着。
      杨伯雄拖家带口,来洛阳何干?后面那两个骑马的也似是练武之人,王正阳心里想着便各奔南北。
      杨伯雄在王正阳小时照过面,早已不认得了,只看见对面两辆车后跟着个年轻人,走路脚下很稳,却又有些飘忽。回头瞅了一眼,便催马进城,奔自己早已买下的宅院而去。
      回到平阳城,王正阳帮着将杭缎送往各州县店铺,忙活完,已是一个月过去了。
      高老爷道:“我们俩都累得够呛,这几日不出门,歇两日。”
      袁玉环派关锁来唤王正阳,恰他与高老爷外出不在,留了话说,爷爷、奶奶想他厉害,让回家去住几日。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日一早,王正阳进正房向高老爷告假。
      高老爷太师椅上朝南坐着,边低头吹着碗里的茶沫儿边说:“我的大笔生意都是你跟着伺候,也算有些苦劳。我都给你记着哩,年底加些赏银。”
      这时,西屋门帘掀了一下,王正阳抬眼角见是大小姐,眼睛亮亮、幽幽地看了他一眼。
      见大小姐裙下的浅蓝绣鞋,王正阳的心又怦怦跳了起来。
      高老爷扭头去瞅西屋门,门帘已经放下。他察觉,眼前这个年轻人还是有些小心思。
      心里哼了一声,我高老爷的富贵千金,你不过也就敢偷偷看一眼而已。
      可整日一个院里,岂能不碰上看几眼。高老爷觉得有些被冒犯。
      便道:“这内院不是太太、便是小姐。你已成年,男女有别,以后若要进正屋和东西跨院

第一百五十八章 张老伯寿终入黄土 王正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