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董头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两个儿子都入了蒙学,女儿还小,尚在牙牙学语的阶段。
      可因为今年收成不好,家中收支有些捉襟见肘,无奈之下,只能让大儿子先跟着老董头出来下地,看看能不能种些别的东西贴补家用。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老董头的大儿子董钰生得清秀,平日里常穿一袭布衣长衫,看着就像是个读书人。
      身为家中长子,他倒是对读书没那么大的执念,一心一意想为家中做些什么,可老董头不依,哪怕砸锅卖铁也要送两个儿子读书去,他们祖祖辈辈就是种地起家,岁岁代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这听惯了老天爷发落的日子,实在是有些过够了。
      只是,如今青岐国内的蒙学大多是官办,蒙学内的老师也大多是些有名望的先生,所教授的课程也基本是按照应对科考那一套来的,等于说是在为未来的青岐培养合适的接班人才。
      因而,交的钱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有些昂贵了。
      负担一个儿子的费用,已经很是吃力,更何况还是两个。
      为这事儿,董钰还跟自家老爹吵了一架,最后还是老董头妥协,任由董钰换下了那一身充满书生气息的布衣长衫,穿着粗麻短衫,卷着裤腿下了地。
      在此之前,黎童倒是没了解过这方面的事情,听那边桌子那几位前一秒还在唉声叹气地聊着天,转头又聊到了哪家寡妇门前过了几只鸭子,然后就在那大喇喇地笑,一条腿搁在长凳上,大碗茶灌着,胸前敞开,一口黄牙露出来,形象着实是过于接地气了。
      不过黎童倒是不觉得恶心,以前见过的恶心的更多。
      这些,也不过是浮世众生相罢了。
      “今年收成不好?”黎童低声道。
      有春家里也是种地的,自然知道这些东西,点了点头:“回夫人,今年雨水比往年多的多,洪涝各地频发,以往虽然到了雨季也有洪灾,但不似今年连翊城附近都遭遇了好几处山洪,田地村庄都被淹了不少,收成自然也就不好了。”
      “翊城内有多少家蒙学?”
      “两处。”
      黎童微微蹙眉:“怎么这么少?”
      “回夫人的话,其实如今翊城内的蒙学还是主要为了官宦子弟,平民百姓的孩子想要进去读书,得抢名额。”
      “有多少名额?”
      “五十个。”
      黎童的眉头蹙得更深:“太少了。”
      有春没有作声,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他们出生的时候没赶上好时候,落在了平民家,睁开眼就是家徒四壁,推开门就是贫瘠土地。
      没得选。
      有这五十个名额已经很不错了。
      “有春,你家中有要念书的弟弟妹妹吗?”
      “有的,有个弟弟,如今正在蒙学。”
      黎童偏过头:“这名额很难抢吧?”
      有春突然间有些委屈,眼眶慢慢红了,她扁了扁唇,又忍住,冲着黎童笑了一下:“回夫人,是挺难抢的,我爹娘从听到报名通知的时候就蹲在蒙学门口,回家的时候连衣服都扯破了。”
      “你呢?”
      “什么?”有春一下子有些没明白。
      黎童顿觉心疼,眼前这小丫头看起来比羽帘还小几岁,却是比羽帘要成熟内敛多了。
      “你爹娘是替你弟弟抢的名额吧?”
      “家里穷。”有春又想笑,但嘴角扯了好半天都没扯开,最后只得低下头去。
      为了要送弟弟去上蒙学,家中长辈才不得不让有春出去做工,若是碰见脾气好的主家,有春的日子还能好过些,可若是碰上性情怪异嚣张跋扈的主家,有春这样的小丫头就有的受了。
      好在有春打小就跟着爹娘下地,力气很大,脾气也算不上好,在打了一名妄图趁着醉酒轻薄她的少爷之后,从那户人家里逃了出来。
      只是丫头小小的一个,最后还是被追上了,险些在胡同里被打死。
      幸而碧雨路过,将人救了。
      在青岐,女子可以读书,但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还是儿子被摆放在前头,尤其是更为底层的人民。
      女子读书,又不能做官,倘若家中从商可还有些用处,但倘若是种地的,读书对他们来说,除了给家中增加负担,便没有了意义。
      还不如早早定一门好亲事,还能得些聘礼,暂时缓解家中困境。
      “他们……”他们就没想过也给你抢一个?
      黎童起了个头,就立马把话截住了,这话问了就太戳人心了,她不能在这种地方犯傻。
      “他们也是没办法。”
      有春仰着头露出一排白净的牙齿:“奴婢知道的。”126使用泥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