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59剩下的物资[2/2页]

夫人认钱不认人 三月弥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不知陈将军一早过来所谓何事?”如果是关于码头船货的事情,江启以为自己说的够清楚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眸光微黯。
      “是有事相商,不知江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陈重面容严峻,仿佛要说什么家国大事一般,看的江启张嘴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垂眸一叹,做了个请的手势。
      江启今天本来打算去庇护所看看的,听说邾城的疫情十分严重,他担心会不会波及到恒城,虽然邾城已经封城,但难免有估计不到的地方,若是有病人私逃到这边却没被发现,怕是要惹下大祸的。
      只是陈重一早出现,打乱了他的计划,也让他有些疑惑对方目的,而等他听完陈重的提议后,不得不说,这个提议十分的有吸引力。
      “你的提议很好。”既能缓解庇护所人满为患的窘境,也能解邾城的燃眉之急,只是……
      “现在邾城疫情严重,只能进不能出,这些灾民怕是不好说服。”好不容易逃出来,谁又愿意在这个时候跑回去呢?
      “如果待在庇护所,每天只有一碗清粥和一个馒头果腹,但护送物资前往邾城,一日三餐不缺,还能分到一点干粮留给家人,想来会有不少人愿意。”这一类人多数都拖家带口,即便明知道有危险,估计也会抽出一个人来挣这多余的口粮。
      “大将军一行应该也已经快到邾城,只要疫情控制住,把灾民安顿好,接下来就该准备水坝修筑的事情,到时候也是用人之际,这些灾民总是要回去的。”不说故土难离,如果可以的话,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在这恒城野外的庇护所里长居呢?
      “而且,这些人也不一定要进城,在城外将东西移交给将军安排的人就可以了,如果担心运送的人感染疫病,然后殃及恒城的话,大可将这些人单独隔离在一个地方,专门负责协助官府处理这类事情也无不可。”反正很快就会有各路捐赠送往恒城,登记造册的事情只多不少,江启身为地方官,势必要迅速适应且做好准备。
      更何况这些捐赠都是要算在地方官员考校里的,陈重觉得这对江启来说是好事,现在其他地方的人可是求都求不来,毕竟有了将军府带头,大家直接给官府送募捐银子的事情都少了,以前是商贾求着官府收钱给机会,现在是官府求着商贾先登记造成,就为了年底考校的时候不至于太难看。
      不过这也有个弊端,毕竟物资是实打实的,银子却可以做空,而且运送物资也是个问题,所以其他地方的府衙最后会怎么做,如今也还看不出什么来,不过,也快了。
      “陈将军所言甚是,但可否让本官先考虑一阵?”江启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望着陈重小声提议道。
      “这是自然,只是运船一直停在码头也不是个事,还请江大人尽早拿主意才好。”陈重也没想着江启能马上答应。
      “本官明白。”江启不落痕迹的在心里苦笑。
      他当然知道东西一直停泊在码头不是什么好事,但他也不能让东西烂在自己手里,在陈重他们来之前,衙门的粮仓已经失窃过两回,下边的人说是那些灾民造的孽,但又一直抓不到人,前两天抓了两个也没问出丢失的粮食去向,所以江启知道,东西是断然不能存在衙门粮仓的,一旦登记造成入了库,那就都是衙门的责任,出了问题,就都是他的错。
      江启不愿意为人顶锅,所以只能拖着陈重等人,利用有限的人手看好余下粮仓,每天按照庇护所的需求量去跟陈重交接,以此来减少损失,也尽量避免给人机会对这些东西出手,他如今能做的也不过如此。
      现在陈重提出的建议其实很好,但江启却不敢轻易答应,就怕衙门登记造册以后,万一运往邾城的路上出了问题,毕竟说是灾民,谁知道里边有没有混了不该混的人?如果能够想办法杜绝这个隐患就好了,但江启却不能说。
      一旦跟陈重交底,那衙门粮仓失窃的事情就再也瞒不住,他不知道陈重到底是谁的人,也担心自己因此被人弹劾,现在恒城他还能管管,要是换了人来负责,也不知道会不会变得更糟,想到这里,江启就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
      把陈重送走之后,江启便打算出门继续原本计划,去庇护所看看情况,结果还没出门,城防营的副将就找了过来,说在城北发现了一伙盗匪,怀疑跟粮仓失窃有关,希望江启能够亲自过去看看。
      一听这话,江启自然二话不说的就让人背马,于是一行人匆匆出了城,并不知道码头那边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城内,大家都因此议论纷纷,心动的人不少,但行动的却并不多。

159剩下的物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