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章 人口少[2/2页]

大明开局上交双穿门 那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宋老三同样清楚这个情况。
      “秀才,你说得不错,既无征调可能,只能请求上面调派。”
      往常征兵确实是这样处理。
      可现在偏岭堡不同。
      一来,赵阳伪造公文,自封操守,不能撞到枪口。
      二来,当前的局势比较险恶,各卫城、军堡都是紧闭城门,不可能再往外派兵。
      赵阳胡诌了一个借口。
      “偏岭墩缺口较大,上面也是捉襟见肘,让我等自行解决。”
      周山一直若有所思。
      听到这话,他试着说道:“操守,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哦?”赵阳转过头去,“那你说一说。”
      周山马上说出了想法。
      “操守,我们不如将流民引过来,那样人口问题就解决了。”
      赵阳内心一动。
      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周山,你可知道周遭,哪里流民最多?”
      周山挠了挠头。
      “操守,以前在北周庄那边,倒是见过零散的流民,可数量不是太多呢。”
      这个时候,秀才的声音响了起来。
      “老爷,我知道哪里流民比较多。”
      赵阳追问了一句哪里。
      秀才就说是山阴县,还详细说了一些情况。
      前一段时间,应该是清军入关劫掠前,山寨粮食紧缺。
      秀才就带人到山阴县那边,想过办法。
      那时候见到不少流民。
      至于为何不到偏岭堡这边来。
      因为像墩、堡这些地方,都是军事要地,一般不会出现流民。
      而州县一类的地方机构,很不一样。
      说到这里,赵阳回顾着大同地图,想起两者的区别。
      整个大同边镇,可以粗略地对半划分。
      西部是外长城和内长城所围的区域。
      外长城边沿,像三山墩、云右堡、井坪所、平虏卫等,都是军事堡垒。
      里面只有纯粹的军事指挥体系。
      由相应的武官负责军政事务。
      而洪涛山和平原交界一带,往东南去,抵达内长城那边。
      有不少州县。
      例如山阴县、朔州、应州、马邑县等等。
      这些城池,都是地方行政管理体系,诸如知县、知州等官员。
      不过,边镇的州县也会驻扎边军。
      像朔州就有参将和游击。
      等到秋防的时候,移驻井坪所,防范北方游牧骑兵,形成屏障。
      正是这样的区别,流民才不敢进入军事重地。
      赵阳于是做了决定。
      “那好,启程前往山阴县,收拢流民。”
      再交代一些任务,众人纷纷领命。
      “是,操守……”
      赵阳想要补充人口。
      不只是发现偏岭堡人口严重不足。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物资传送问题。
      现在,穿越门的传送上限持续提高。
      赵阳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满足两千人,一天消耗,那是完全没有问题。
      而北周庄离偏岭墩很近。
      完全可以将其当成仓库,供应偏岭堡的日常所需。
      以后,要是军堡规模继续扩大,变成卫城,甚至是镇城。
      还能将北周庄包括在内。
      包括在内……
      这个念头一上来,就一发不可收拾,赵阳浮想联翩。
      等收拢流民过来。
      不只是每天发粮食,养着他们。
      流民也需要干活,可让他们修建城池,建造一座城市,比大同城都大的城。
      此事想想就很有意思。
      赵阳一边思考,一边等着出发。
      时间不长,手下就准备妥当,一行往南而去。
      偏岭堡就在洪涛山东面不远处。
      山阴县则是在平原位置。
      位于桑干河旁边,两者相距,大概是二十多里地。

第29章 人口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