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窦建章弃城而逃的事情终于还是传回了临安,一时间,窦家企图谋反的言论震惊朝堂。
“陛下,臣请奏,立即抓捕窦建章及其五万兵马,以绝后患!”
曹言和最是清楚南越郡这近一年了发生的事情,也知道朝中有人与窦建章配合,斩断了他与曹林通信的渠道。
曹林与他同为曹家族人,当年举荐曹林担任南越郡郡守一职的人便是他,他深知曹林心怀正义,能吃苦,是一个可以跟百姓同甘共苦的好官,且朝堂上有他坐镇,窦家一脉也不会过分为难他。
因此,他才举荐曹林去了南越郡。
可不曾想,窦建章那小子竟然连他都不放在眼里,胆敢软禁曹林,阻断他们的通信,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一次,一定要抓住窦建章,他倒要看看,是哪个活得不耐烦了,想公然与皇族为敌,与隐族为敌。
“臣听说,窦建章弃城而逃之后,形迹全无,就算现在抓捕,也找不到人呐!”
李斯年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他们拖了那么久,也再拖不住了。但只要窦建章一天不暴露行踪,那临安的事情,就能多一天时间来安排。
这般想着,李斯年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与曹言和辩论着。
“那依丞相所言,此事就这么算了吗?那可是五万兵马,丞相大人难道不怕他起兵造反吗?”
曹言和看着一脸虚伪的李斯年,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御史大人慎言。且不说窦家百年家族,窦老太爷更是德高望重,他教导的儿子,岂会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若他真的要起兵造反,那为何迟迟不现身?历朝历代,有哪个想要造反的人会藏起来当缩头乌龟?
御史大人无凭无据,就要下令抓捕。你莫不是忘了,窦家,可是有高祖皇帝恩赐的丹书铁券供奉在家祠内的。
窦老太爷年轻时,为了高祖皇帝能掌控兵权,可出了不少力,想必陛下也一定会记得窦老太爷这份恩情的。”
李斯年一番话,说的在场之人无不惊叹。
就算窦建章真的要起兵造反,可临安城内有禁卫军五万,唐太尉手底下更有二十万兵马,再加上昌宁侯手中的十万,光这些,足矣守护整个临安。窦建章的那五万人马,根本不够看。
有人如是想着,越发觉得李斯年的说法非常正确。
“那照丞相大人的说法,因为窦家有丹书铁券,所以他们的子孙可以免受国法制裁,即使是窦家要做乱臣贼子,陛下也得容忍?只因祖宗之令不能不遵?
若我没有记错,陇右李家也是有一块丹书铁券的,且年份要比窦家的还要更早。那倘若有一日,你李家要起兵造反,陛下也得容忍,也得看着
第82章 李斯年曹言和朝堂争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