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快速发展,‘团圆槟榔厂员工每个月上百元的工资收入,让很多易镇人十分的眼红,很多易镇人更是想尽办法想进入‘团圆槟榔厂,作为自己的新年目标。
前头说过,李泽刚刚从事槟榔行业的时候,因为个体户经商有可能被打成投机倒把商,以至于要挂靠在一个国营企业的下面,当时的李泽选择的则是易镇国营食品一厂,当时一厂的厂长是唐光耀,后来唐光耀因不满李泽的所为,暗中施诡计,想用龌龊的手段想把李泽打压下去,谁知引火烧身,最终他这个厂长也是被免了职,失去了唐光耀的食品一厂因此也是失去了辉煌,慢慢走了下坡路。食品一厂的效益也是一日不如一日,甚至不得不减少员工。
而食品二厂的厂长孙洋,看到李泽的槟榔行业如此赚钱,也想学样,也向易镇政府提出申请,想用集体承包的方式,集资办厂,只是他们并没有用自力更生的方式,而是通过买通李泽厂里员工的方法,偷盗配方,谁知这事被李泽提前知晓,提前设计,让孙洋陷入深渊,最终各个集资方纷纷撤走资金,整个食品二厂的承包最终分崩离析,虽然后面又有人用承包方式进入,无奈何没有好的项目,也是难挽颓败的局势,整个食品二厂的员工也是怨声载道,慢慢没落。
无论是食品一厂,还是食品二厂,都是国字号的,他们都是国家的正式员工,他们的下岗,一定程度还是要政府买单的,以至于,这些失去了工作,减少了收入的员工,为了生存,也是时不时地进易镇政府,用各种方式寻求帮助,一来一去,易镇的领导者们为解决两家国营企业,也是大伤脑筋,作为主管经济的书记宋开明,也是忧心冲冲,采取了各种方式来解决这些员工的就业问题。但毕竟易镇只是一个镇,企业本来就少,解决了一小部分,但大部分员工还是失业,虽然找了李泽,也解决了一些,但僧多粥少,无奈乎,政府不得不给予这些人一定的生活费。
政府解决了这些人的生活费,但这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就是这些人必须要有工作。进入1983年后,宋开明也是几次进入这两家国家企业开会、座谈,也没有改变两家单位的现状。
如今得知李泽的‘团圆槟榔与荆楚大地的骏达公司签订了一个大合同,宋开明知道机会来了。
对于李泽这个年轻人,宋开明是非常欣赏的。这也是他喜欢与李泽走近的原因。同时也是他愿意把李泽介绍给自己大哥方迎春的原因。一个小山村出来的年轻人,能够有如此高的思想觉悟,能够有一些闻所未闻的词汇,甚至还能想出一些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宋开明可以肯定,未来的某一天,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绝对会发生震惊的事。
虽然个体户在这个年代是被人看不起的,但从对方开厂赚钱的速度来看,这样的人,以后绝对不是普通人。自己是仕途上的人,但仕途升迁也是要借助政绩,但很多时候,政绩并不是一个人做起来的,而是多人共同努力创造的,在这些共同人之中,又必须要有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存在,最好是能够惊动上面的人。
因此,在宋开明的心里,如今的李泽已经有了一点影响力,要不然,他哥方迎春不会经常问李泽这个人怎样?
打定了主意,宋开明拿起了电话。
可以说,宋开明是押对宝了,李泽的身上确实发生了震惊的事,也解决了他1983年最困惑的一件事。
第263章 我相信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