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章 来自女皇的嘲讽信[1/2页]

18世纪革命:全面战争 戟霸太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月26日。
      冷溪近卫师登陆南岸,配合第一舰队攻击英属殖民军,取得普利茅斯大捷。
      巴哈马新任总督在撤退途中被击毙,俘虏三千人全都宣誓效忠于西玄王国。
      南方胜利极大程度刺激法兰西士兵,叫嚷着活捉乔治三世送上断头台。
      伦敦。
      英、法、西玄就反法同盟问题展开会谈,拿破仑认为英国停止各国经费,以便法国能就地反击,击败普、奥等国联军。
      英方格伦维尔拒绝,得到小皮特为首内阁鼎力支持,坚决反对即得利益付之东流。
      “乔治陛下,先前贵方不宣而战,从中抢夺新不伦瑞克东部,劫掠冰岛的行为让顾玄陛下震怒。”
      “我方认为百慕大群岛地处大西洋,经常受到三角死亡气流影响,同意用新不伦瑞克东部换取。”
      查理斯明白,百慕大实业便是航海业,作为远航据点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不伦瑞克东部已发展城镇规模,英国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获得利益,相比百慕大简直是稳赚。
      格伦维尔立即表明立场,百慕大群岛交换的提前,西玄王国士兵必须退出英国本土。
      拿破仑提议用海地换取巴哈马群岛,得到小皮特坚决否决,不单是边缘政治问题,最关键是黑奴起义泛滥。
      经查理斯周旋,巴哈马东部属法国,西部划分英国治下,海地暂由西玄王国托管。
      当涉及到海峡群岛主权时,拿破仑愿意放弃普利茅斯等占领地区,法兰西共和国必须拥有海峡群岛。
      双方不欢而散,再度在伦敦郊外展开会战,结局显而易见,法军取得压倒性胜利。
      此役英军战死一万五千余人,造成战线全面崩溃,约九千人投降。
      拿破仑征求巴拉斯和国民议会的同意,第三次从诺曼底运输兵力,打算彻底解决伦敦久困不陷的尴尬局面。
      3月15日。
      法军进入伦敦,沿途破坏建筑无数,白金汉宫也未能幸免,众多王室成员被俘虏。
      英王乔治趁机出逃到苏格兰,号召勤王军抗击入侵法军。
      同时派出外交大臣秘密联络顾玄,同意划分出休伦湖南部地区给西玄国,换取和法国停战的机会。
      西玄王国得到密西西比河东,紧邻五大湖区之地。
      首次和美利坚接壤,其中有小皮特转移视线,策划煽动西玄、美利坚之间的不和。
      顾玄特意延迟了三天才找到拿破仑,此时伦敦附近的工厂、教堂、学校、修道院全陷于大火之中。
      工农党趁机劫掠财物,真正做到寸草不生,此行为让拿破仑恼怒,宣布就地解散工农组织。
      双方在伦敦城爆发冲突,伦敦市民被卷入漩涡死伤惨重,约三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火器攻击。
      战斗白热化,逐渐演变成多方厮杀,教会、权贵、资产阶级,全因平日里的矛盾互相残杀。
      拿破仑在伦敦市民心中声望日盛,工农党成为过街老鼠,两相对比之下,法军在英国本土作战已无关紧要。
      法兰西共和国恐怖血腥再度浮现,国内大肆抓捕工农党人,断头台上鲜血从未干涸。
      3月22日。
      英国议会经过全体表决,愿意支付8000万法郎赔款,与法国签订停战协议并互相释放俘虏。
      法国动荡多年,法郎一直处于贬值状态,1英镑最高时能兑换24法郎,也即是得到333万英镑左右。
      外债一直是法国的硬伤,同时免去了国内大幅度流通玄令

第55章 来自女皇的嘲讽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