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991年代表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落下,随之而倒下的不光是一个红色帝国,还有无数前苏联公民破碎的心。
现在距离1991年已经有七年之久了,可能刚开始还有一些人会为了苏联的倒塌为即将迎来美式自由**生活而欢呼,但是随后的几年现实生活啪啪啪的将他们活活抽醒。很多公民发现,所谓的西式**自由生活连最低生活保障都保障不了,商店的货架上的商品没什么大的变化,就是价格跟七年前比后面多了两三个零甚至更多,而自己的收入却很难买到这些东西。那时俄罗斯还没从独立中缓过来,很多人还沉溺于苏联时代无法自拔,酒精含量高的烈酒在哪个时候永远不愁卖,整个莫斯科到处都能看到喝醉酒倒在路边的人们。喝酒总得有钱买吧,但那时的情况是全莫斯科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处于失业状态,每天紧靠政府发放的面包和菜汤活命,很多人眼里只有绝望。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买不起酒,除了一部分人靠偷和靠别人施舍之外,大部分买不起酒的人都想到了一个字“抢”!所以九十年中后期,俄罗斯的治安非常不好,莫斯科经常发生抢劫杀人事件,一国首都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其他地区到底有多烂。
张琛只要周一没事就会和餐厅老板老马卡洛夫一起坐着那辆看起来很有些年头的军绿色小卡车去莫斯科郊区的农村进货。
有一次张琛开玩笑的问老板,您这车该不会是二战的老古董吧。
老马卡洛夫一脸正经的回答到,差不多,这车以前是扛“喀秋莎”火箭炮的,生产出来已经距离二战结束快五六年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荣誉出品,隔壁生产的就是著名的t-34坦克。1972年退役后,马卡洛夫用极低的价格从部队管这方面的亲戚处获得。
别看这车年代久远,老马卡洛夫精心保养下,速度还是挺厉害的。
由于张琛没有合法身份证明,马卡洛夫夫妇很想给他找一份得体的工作都办不到,他们很喜欢这个头脑聪明的孩子,看着他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在车臣战争中牺牲的独子亚历山大一样。他们知道这个来自中国的孩子缺什么,但马卡洛夫夫妇俩确实爱莫能助,如果他们真的能有那个本事就不会只在莫斯科开那么一家小小的餐厅了。他们也想过让张琛就这样在餐厅干下去,但首先这孩子展示出来的才能实在不是只当一辈子服务员的料,其次,餐厅经常会有警察过来用餐,现在看到穿警服的光是张琛,连马卡洛夫夫妇都跟着紧张。
所以张琛目前还是处于半失业状态,工作日时期出去找些零碎的黑活,还得小心翼翼的。只有到了周末,警察休息时他才会在餐厅里帮忙。
这天,餐厅的洋葱不够了,老马卡洛夫严重估算错了需要购买的洋葱数量,老老实实挨了老婆的一顿责骂后,只能拜托张琛去附近的市场采购一些应急。
张琛拉着手拉车,上面放着整整一麻袋的洋葱,由于年代有些久远缺乏保养,手拉车的轮子发出咯吱咯吱让人牙酸的声音,张琛发誓回去绝对要给这老家伙上点油,即使是为了自己的耳朵。
刚路过一个巷口,里面的声音吸引了张琛的注意,准确来说是一个女性的尖叫声。
前面说过,随着那个红色帝国的解体,很多人的道德观念也随之瓦解,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俄罗斯的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莫斯科的情况虽然在全俄联邦境内是最好的,但那也只是相对来说,日常街头犯罪还是很常见的。
张琛扭头看了一眼,三个男人将小巷子堵住,从缝隙里可以看出里面被围着的是个女性。
张琛原本并不想参合进这趟浑水里,但隐约的可以看到那个女的穿着白色连衣裙,让张琛想到了几千公里外那个也喜欢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孩,再加上自己被马啸那个杂种强加的那段屈辱的记忆,咬了咬牙,右手伸到后腰的位置握住了匕首的刀柄,准备随时将这把凶器拔出。
“嘿,小子,这里没你的事!不想死就滚开。”听到后面
第二十四章 路见不平一声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