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夏国强将妻子暂时接到了天津,领导在仓库旁的员工宿舍里腾出一间给小两口住。
期间师傅也抽空从安徽老家托人带了点土特产来看望他们小两口,看到夏国强眉宇间的忧愁不见了,师傅这才放心的回去了。
夏国强现在很珍惜眼前的一切,每当轮休时他就会带着新婚妻子搭乘仓库送货的卡车前往首都游玩,长城,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门前,北海公园都留下了小两口的身影。
没多久妻子便怀孕了,得知这一消息的夏国强确实有点激动,再三确认后,他连忙往家里发了一封喜报,山东老家的父母得知消息后外公当天便拿着肉票拎着一小块猪肉回家庆祝了。
谁都说福无双至,可就在媳妇有喜后一个多月,厂里来消息,监管产品质量的王老头年纪大了喝多了从楼梯上摔下来折了腿,从单位上退了下来,空着的位置没有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于是主任就想到了夏国强,夏国强就从郊区的材料仓库搬到了更靠近市区的工厂里。这里插一句,在七十年代**的背景下,他这个岗位基本属于单位里没前途的,因为某些时代原因,那个时候从原料到成品基本不会参假,对成品的质量也没有太多苛刻的要求,成品从生产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分配了,所以基本没有说有压仓出不了货的。
回到正题,工作调动的了,家也得搬了,小两口搬进了单位安排的家属院里,白天夏国强努力工作,妻子则和邻居的大妈大婶们一起洗衣做饭,晚上小两口躺在床上或聊着身边的趣事或憧憬着未来的美好。
怀孕四个月后,妻子的肚子越发的圆润,和家里人商量后,夏国强决定将妻子送回山东老家修养,几个月后收到父亲发来的电报:老夏家喜得双凤,母子平安,老大名曰玉竹,**名曰云苓。
收到电报的夏国强除了初为人父的喜悦之情外,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些,晚上他请了个假,从单位供销店里拿了瓶红星二锅头又从熟食店里包了半只烧鸡蹬着单位配的大梁自行车朝着师傅住的地方去了。
晚上师徒俩高兴的好好的喝了一顿。
1974年底,已经是厂里监管主任的夏国强回到了山东老家准备和家人一起度过春节,这一年夏家发生了两件大事,一喜一忧。
喜事自然是家里喜得两个千金,父母如愿以偿的抱上了孙女,忧的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夏秋婉不顾母亲的强烈反对,执意要和二叔的警卫员在一起,母亲嫌弃男方家离的远家里又穷死活不同意,但女儿以腹中已有对方骨肉相要挟,逼着母亲同意了这门看似荒唐的婚事。现在妹妹已经随着妹夫去了河南,今年家里团聚少了一人。
“现在你知道了吧,你外婆不是讨厌你,她只是不喜欢你父亲,她老人家一直觉得是你父亲骗走了她最心爱的女儿,又没有给你母亲优越的生活条件。”大舅说完便盯着外甥看。
“那你是怎么看的?”张琛面无表情的问到。
“你父亲是个非常有上进心的人,为人也豪爽热情,当年你外公之所以同意这门婚事看中的就是这点。说实话我挺佩服你爸的,一个从小父母双亡靠全村救济长大的小孩,凭自己本事走出了穷苦的老家,还能靠自己撑起一个家,换做是我就不一定能做这么多了。”看到外甥脸上的表情变得柔和一点后大舅接着说道:“你一岁那年,你父母抱着你回外公家,全家最开心的就属你外婆了,为了你,你外婆都不知道做了多少双虎头鞋,跑了多少家给你做了个百家衣,连你太姥姥留给她的银首饰她都找人给融了给你偷偷打了个小长命锁。”
“咋滴啦!嫉妒啦?谁让我是男孩儿吗。”听到这里张琛得意的仿佛鼻子都变长了。
“滚犊子,看给你点颜色你就跟开染坊一样,我告诉你小子,你要是当年有你爹一半的本事,那个李家小妮早就跟你成了,早知道,你老妈,我那个大妹子当年是出了名的带刺儿玫瑰,追你老妈的人海了去了,当年县委**的儿子追你老妈就因为手碰了你妈一下,直接被你妈把他手给掰折了,要不是你外公,那小子手估计都废了。别人都说虎父犬子,我看你小子是虎父虎母生了个犬子。。。。。。”大舅喝高了,话也多了。
张琛还沉溺在父母的往事里,平时根本没人跟他讲这些,以至于他忘了大舅没有回答他刚才的问题。
夏国强看着傻笑的外甥眯着眼给自己满上后回忆起了那个夏天。
夏国强在当质检主任的时候就严抓产品质量,别人都笑他傻,干嘛和自己过不去,他也不理会别人的闲言碎语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作风,天津制药厂的产品因为过硬的产品效果慢慢的在周围积累了口碑,各大医院的人也经常过来进货。
随着七八年的**,天药内部进行改组,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不少工人下了岗,夏国强却被厂长相中,任副总经理兼市场营销主任,主要负责东北这块的市场。
前期的口碑积累使老百姓都认可天药的产品,这使得夏国强能迅速在东北市场上站稳脚跟。九二年后,发现商机的夏国强自己在东北成立了一家小公司,主要是向北方的俄罗斯推销老东家的产品,顺便将毛子那边他们需要的原材料进回。
因为需要经常和俄罗斯那边的人打交道,年过四十的夏国强开始学习俄语,起初是自学,但是效果缓慢,于是他就托人给他找一个俄语老师。
第七章 父辈往事(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