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2章:义从之论[1/2页]

三国之开局对战高句丽 清酒谈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洛阳城中,是否安排义从之事也陷入了争论。
      “乌丸与鲜卑,毗邻,又多年时有摩擦,本身他们实力就弱小,我认为应该派遣鲜卑人去。”已经升任北军中候的邹靖缓缓说道。
      邹靖曾经为涿郡校尉,对于边疆之事有i记得见解。
      大将军掾韩卓点头同意:“乌丸与鲜卑争斗多年,已经是世仇,而且本身乌丸兵力就弱小,如果再被调走,很可能鲜卑会趁机突袭乌丸。”
      “所以乌丸很可能会回军?”何进沉吟道。
      “然也,如若乌丸回军,军势必然大减,这样不仅会影响前线汉军的士气,对边境也可能发生动乱,所以我认为,不能征调乌丸义从。”韩卓看着何进的眼神,仿佛得到了鼓励
      “君有何良策?可细细道来。”何进有了兴趣。
      “邹靖将军在边疆多年,知道鲜卑的虚实,如果派他去募集鲜卑骑兵,必然有更好的效果,我认为可以募集五千人,如此也可削弱鲜卑的实力,对前线也有助力。”
      韩卓的话音刚落,反对的声音就响起。
      “不知韩卓先生,可知道为何我国不让鲜卑入境?”说话之人乃是车骑将军何苗的掾吏应勋。
      “愿闻其详。”
      “首先,鲜卑本身地处漠北,以放牧牛羊为生,不事耕种,居住也毫无定所,处在一个不断游离的状态,再加上他们也没有良好的君主统帅,同时天性贪婪暴虐。”应勋侃侃而谈。
      “先生何意?”
      “这是他们的天性,也是来我们这里劫掠的原因之一,与我们的交流,除了边境劫掠,就只有外贸之时才前来,他们只想要我们的金银财货,对于我们内心并不恭敬,不是畏惧我等大国的威严。”
      应勋将鲜卑的做法指出之后,众人默默无言。
      “这就是我们之让他们出关,不让他们进关的原因,如果进关,很可能会导致祸患。而且我们之前,也不是没用过鲜卑义从。”应勋将最重要的原因说出。
      “可是之前匈奴叛乱以及羌人叛乱之时?”何进想起了之前一事。
      “然也,昔日匈奴叛乱,我们的度辽将军马续、乌桓校尉王元发动鲜卑五千余骑兵,又武威太守赵冲也率领鲜卑征讨叛羌。也正是那时候开始,鲜卑人不能为我等所用。”
      “那如果控制他们头目呢?”韩卓争论到。
      “控制他们的头目,对他们的手下并不会造成影响,反而会加剧他们的叛乱之心,更加行事非法之事,就算用军法处置他们,他们也会叛乱。”应勋沉痛的说着,这是大汉如今兵力不强盛的结果。
      “那我们自身的汉军跟他们一起行军呢?总会制住他们吧。”何进道。
      “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一旦与鲜卑人脱节,他们就会劫掠乡镇,吃人牛羊,掠夺百姓,劫掠商旅,行种种恶事。”
      “那可能是赏赐不足,如果加大赏赐呢?”
      “咱们赏赐ide多是布匹,他们想要换成铁器,这种事我们肯定不能答应,但是他们就会聚集在一起,将我们赏赐给他们的布缟烧掉,边将害怕他们造反,只能同意。”
      应勋说完之后,将羌人的种种做法全盘托出。
      "当日征讨鲜卑,我们大败,他们呈现尾大不掉之势,如今羌人又叛乱,已经征讨多年没有结果,再派鲜卑人去,不是火上浇油吗?万一鲜卑人与羌人合流,悔之晚矣。"
      应勋言辞恳切。
      ‘应勋先生有何良策?何进也吓出了一身冷汗。
      “可以命令陇西羌人中,和善依附,没有叛乱的羌人助阵,挑选精干勇敢的,多给奖赏。陇西太守李相如沉静而有谋略,必能奖励得其死力。”应勋侃侃而谈,但是他真的调查过羌人的情况吗?
      恐怕没有。
   

第162章:义从之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