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4章:刘备受赏[2/2页]

三国之开局对战高句丽 清酒谈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此人姓关名羽,字云长,乃是幽州涿郡义军首领,其结义兄弟三人皆是忠君爱国,智勇双全之人。”皇甫坚寿不吝赞美,毕竟是他的部曲。
      “幽州涿郡,还是结义兄弟,想必是刘备等人,只是张飞被自己拐走了,谁补充进来了?”公孙康有些好奇,内心沉吟。
      不一会,雄姿英发的三人进账,皇甫嵩不是董卓,听刘备自我介绍之后。
      “原来是中山靖王之后,子干之徒,董卓老贼,嫉贤妒能,险些害我大汉损失良将矣。”皇甫嵩大怒。
      “汝兄弟三人,作战勇猛,忠君卫国,刘备升任军司马,关羽田豫俱为军侯,尔等可有异议?”皇甫嵩思索一阵,定下安排。
      “我等并无异议,有功当赏,三位壮士实至名归。”公孙康第一个出列赞同。
      太史慈等熟悉的将官见公孙康赞同,也出列赞同。
      刘备三人以及皇甫坚寿感激的看着公孙康,如果有人不顾皇甫坚寿的面子,横加阻拦,自己的功劳可能不会被认同。
      “如此,尔等下去整顿义军吧。”皇甫嵩没有多留。
      三人拜谢告退。
      公孙康在三人进军帐之后就眼神闪烁。
      公孙康本想让太史慈出列反对,仔细考虑之后放弃了这种想法,此时刘备三人背后站着的是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自己如果贸然反对,会与皇甫坚寿产生冲突。
      皇甫坚寿内心敏感,他一直想证明自己不是靠着父亲的余殷才做官,所以后军立功之后,自己带头不承认,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公孙康可不想被人射黑箭。
      况且三人本就有功,自己反对皇甫嵩升官,对自己的名声也有伤,恐落个嫉贤妒能的名声。
      再者,皇甫嵩也不会同意自己的说法,如今天下大乱还有多年,不知道这方世界刘备能不能跟上一世的世界中,白手起家打出一片天地。
      想到这里,公孙康产生了浓厚的结交之心,一来是对这位白手起家的汉昭烈帝的好奇与丝丝钦佩。
      二来关羽自己挖不来,可以试试田豫啊,而且多年以后群雄并起,说不定会与刘备发生冲突。
      让手下众人与关羽切磋一番,摸一摸关羽的路数,毕竟关羽斩将的能力太猛了,自己可不想手下的将领被关羽乱杀。
      相通之后的公孙康,第一个起身同意,他在军中多月,也有自己的人脉,加上刘备统帅的还是皇甫坚寿手下的义军,不会查收他们前军等军的军权,自然是无人反对。
      如此,刘备三人在这位面中彻底洗白,做了汉军中军官,虽然统领的还是手下义军为首,没有朝廷承认的话,黄巾之乱结束之后可能也会随义军回乡。
      但是已经入了皇甫嵩的眼,想必刘备起家会早几年。
      散会之后,公孙康找来太史慈,郑益,典韦郭嘉四人,“刘备三人非池中之物,俱是气势非凡。
      况且那何曼手中武艺不差,稳稳胜我,想必这关羽武艺更是不凡,我等去结交一番这兄弟三人如何?”。
      典韦与何曼交过手,自然对关羽产生了浓厚的好奇之心。
      “弃疾,那还等什么,走啊。”太史慈性急,提着长枪就要走。
      被典韦拽住,“你骑着马气势汹汹的去干啥?万一引起误会,导致炸营,十个你都不够皇甫将军砍的,先去拜访,再切磋。”
      “也是,也是,老典教训的是,咱们老典主打的就是一个稳妥。”太史慈承认错误。
      “就是,子义,你这个性急的毛病,以后可得改一改,不然会吃大亏的。
      你以后必然要坐镇一方,领军打仗,还要考虑手下的士兵的性命。”郭嘉识人很准,他感觉出来太史慈如此下去,会吃大亏。
      “晓得了,晓得了,那弃疾打头,我们前去结交一番?”太史慈点头,郭嘉的话也对他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演义中对太史慈的塑造就是重义,重功,是刚毅武勇之士,最后也是中了张辽的埋伏遗憾身亡。
      如今被郭嘉说教一番,日后潜移默化之下,太史慈也许会改变许多。

第74章:刘备受赏[2/2页]